超募回落、国际板提速 投行格局再谋变(1)
张勇 黄利明
10:17
2010-08-14
订阅
 1  |  2  |  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勇 黄利明 因创业板开通而重排座次的投行格局,如今再次面临洗牌。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老投行的竞争早已经从前几年的“各自为政”转变为“短兵相接”。尤其是近期,这种激烈竞争在对国际板问题的“对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报获悉,7月底,中国证监会召集十几家国内券商投行代表在北京座谈,主要内容是让国内投行讨论对准备中的国际板的看法,结果中金、中信、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等历来在大项目上具备优势或较强竞争力的老牌投行明确表态支持国际板早日成行,但近三年里因中小板和创业板而 “风生水起”的国信、平安等新锐券商却对国际板的加速推出持较明显的消极态度。

“由于资源等原因,短时间内新锐券商尚难以染指国际板。”一位参加上述证监会关于国际板座谈的人士认为,证监会的态度已经比较明朗,如果条件合适,国际板有望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推出。

或许到了今年年底,创业板超募趋于退潮,除了IPO数量上的领先,新锐券商在投行领域难以对老牌券商形成持续威胁了。

老牌券商觊觎中小项目

今年3月,东方财富(300059.SZ)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令人关注的是,它的保荐机构是几乎只在超大型IPO项目中现身的中金公司。

对于中金的“放下身段”,业内普遍认为是老牌券商因为高端项目的“枯竭”而向小项目渗透,其实“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在投行业内人士看来,以中金为代表的老牌券商早已经重视对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发,开始分配力量转战中小项目,只是还需要一个调整适应期。

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刘欣介绍说,事实上,国泰君安正在逐步适应这种变化,是较早有重点涉及中小项目的老牌券商之一,投行业务多元化格局业已初步形成。

刘欣说:“国泰君安在保持主板项目再融资优势的同时,2010年前7个月收获的三单IPO业务项目中,其中一家即是创业板项目。同时除主板外,数家中小板和创业板IPO项目也在证监会审核中。”

而据了解,在成立了中小企业融资部之后,另一老牌券商中信证券也已承做了十多单中小板和创业板IPO项目,是承做中小项目较多的老牌券商之一。

另一方面,再融资依然是老牌券商的优势所在。

“外界常常忽略再融资对筹资总额排名的影响。”上海一家券商人士表示,股权融资中更重要的其实是再融资。“按照以往的统计,IPO融资额基本只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可以看出再融资一直是股权融资市场的重头。”

本报了解到,工商银行预计340亿元的配股项目、浦发银行400亿元的定向增发项目已经在不久前正式向监管部门提交申请,而公开资料显示,仅9家将在今年下半年通过配股、增发及可转债等形式进行再融资的蓝筹上市公司融资额即超过2000亿元。而这些项目中,几乎都为中金、中信、国泰君安等老牌券商所承销。

同时,更让老牌券商有底气的是,国际板推出已经为时不远。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