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募回落、国际板提速 投行格局再谋变(2)
张勇 黄利明
10:17
2010-08-14
订阅
 1  |  2  |  3 

“就120多家央企而言,其中还未进行A股IPO的央企为数不少。”国泰君安投资银行总部一名董事总经理表示,目前来说,老牌券商在争取这些央企项目上具有明显优势和品牌积累,而且对于前些年以控股子公司上市的央企来说,还面临着大量的通过IPO方式谋求整体上市的业务机会。

至于有投行业务皇冠上“明珠”之称的并购业务,由于行业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增多,使优质上市公司存在持续不断的融资需求,这也为老牌券商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国泰君安证券收购兼并总部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去年重新组建了收购兼并总部,目的就在于抢占行业整合带来的机会。”

新锐券商隐忧

创业板开通已经一年有余,投行领域的竞争格局随之悄然变化。

根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1-7月在股权融资额排名方面,老牌券商中金、中信和国泰君安凭借着农业银行IPO的发行依旧占据着前六名中的位置。而新锐券商国信、平安证券凭借创业板项目的优势也首次双双进入了前六名,这在以往并不多见。

但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投行界的新兴力量,国信、平安等券商开始担心小项目IPO上的先发优势,更忧虑其在再融资领域的失语,而国际板等高端项目如果提速开闸,对其谋求投行竞争新格局将会带来极大的不利。而愈发成为业内共识的是,今年上半年严重的超募更让新锐券商感觉到潜在“隐患”。

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国信、平安等券商不仅在IPO保荐项目中占据领先,在筹资额上也狂飙突进。“在2008年-2009年IPO暂停8个月以及询价制度改革之后,今年上半年国内IPO市场超募现象相当严重。”光大证券投资银行部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超募是导致上半年行业排名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超募比例分别为56.87%、182.78%和256.38%。

“一次就筹得了如此多的资金,这显然将长期抑制公司的再融资需求。”上述光大投行部负责人说,也正是超过2.5倍的超募,造就了保荐了众多创业板项目的新锐券商一举站上了行业排名的前列。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