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008-11-15
刘伟勋 姜雷 余德 严凯
订阅

“紧日子”中 央企全面行动(2)

 1  |  2 

据了解,在国务院正式发布消息之前,国家发改委已就第四季度增加投资1000亿的消息电话通知各地发改委。从10月底开始,国家发改委就要求各地尽快上报需要启动或加大投资的重点项目。

河北钢铁集团下属的唐钢、邯钢等目前都还没有向上申报新的开工项目,近期主要还是集中精力搞好之前项目的落实。现在钢厂面临的情况是,消化此前积压的库存,没有更多的资金去申报项目。

中交集团一位人士表示,公司目前还无法确定明年将新增哪些投资项目,主要原因是要等明年年初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和铁路工作会议召开后,才能获得详细的项目开工信息。

中石油相关人士表示,虽然投资计划已经出台,但目前并没有新申报具体的项目。他告诉记者,中石油的项目的设立、审议、上报都有一个完整的考核过程。“我们有一个项目池,会根据项目投资的金额、时间等因素进行分类,立项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记者获悉,在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中,属于中石油的包括西气东输二线东段、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其中成都炼油厂是我们在2007年3月就已经与四川省达成协议。西气东输,石油储备项目也都是数年前就已经立项。”上述人士表示,“如果要说有什么利好,只能说相关部门在审批上加快了速度”。

对于一些贸易型央企,它们的动作迟缓则另有隐情。这些央企对于加大投资则缺少充足的动力,也面临着融资的苦恼。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一位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还没有什么具体的项目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他指出,国机集团主要是以贸易为主的企业,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主要是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在该计划出台后,针对类似国机集团这样以贸易为主业的央企,银行反而强化了对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

“最近银行对我们贷款要求更加严格,甚至一些基本的财务数据都要完整上报,对企业风险估值特别高,手续也很繁琐”。上述人士说。

中海油下属化工贸易公司的人士也持同样看法。该人士称,即使有新的立项获批,我们现在也很难从银行贷款,多立项并不能降低企业上半年以来原材料高涨带来的风险,加快库存销售,提高现金流,降低企业负债率才是重中之重。

今年刚刚迈入世界500强的中冶集团同样面临这样的处境。中冶集团财务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从2005年以来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2008年,中冶集团已经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的方式融资70亿元。“现在我们还处在消化上半年高额成本的阶段,对于新的投资计划和项目还没有具体的落实”。

本报获得的内部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产品、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攀升,对中冶集团投资项目投资总额和工程建设项目利润造成较大影响。工程板块利润率5年来首次出现了较大比例下降;投资项目投资额上升,可研中的预算超支较多。2008年集团设计、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中,因涨价因素影响的合同额494亿元,预计减少利润达40亿元。

上述人士强调,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会对中冶集团承接工程项目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估计经济刺激方案将使我们在冶金工程方面的大合同项目及EPC总包项目合同额会有所提升,这将在明年新签的合同额上反映出来”。

分化

国家大规模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对央企阵营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电力、铁路等垄断型央企借助规模扩张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优势,将民营企业挤向更危急的处境;钢铁、商贸、航空等竞争性行业的央企在自身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还要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宝钢集团一内部人士说,整体钢价的急速下跌让所有钢厂出现了利润下降,特别是一些中小钢厂,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现在看来,“十项措施”可能会给一些中小钢厂带来喘气的机会,从他们的角度看,这是“不利于中国钢铁业结构优化和淘汰落后产能”。

最新的消息显示,唐山市宝业、德龙等中小钢铁企业已经开始低价采购原材料并陆续复产,而此前一段时间它们的高炉一直处于焖炉状态。

“钢铁市场不景气对于我们而言并非全是坏事,宝钢是能够消化这些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的,同时它也能带来我们进行钢铁整合的机遇,地方政府、企业更愿意由我们接手,同时我们也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扩张。”上述人士说。

在交通领域,由于农村地区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市场拥有优势的大量民营建筑企业拥有了广阔的空间。不过它们还难以成为中交集团、中国中铁等央企的对手,因为双方在规模和实力上,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不过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民航业,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央企的压力越来越沉重。由于油价高企和需求锐减,今年第三季度,三家航空公司出现集体亏损,其中东航以22.92亿元的亏损额位居榜首。

东航董事长李丰华日前对本报表示,公司正在采取各种办法应对困难,也在寻求外部的一些支持和重组。

目前,东航资产总额75.5亿元,总负债74.3亿元,负债率高达98.4%。业内人士分析,如果不能引入外部资金和管理,仅凭东航自身力量,短时间内很难走出困境。

尽管目前经营压力沉重,不过李丰华对获得外部支持和需求回暖之后的航空运输市场依旧持有信心。“现在只是暂时的困难,公司前途仍很光明。”他说。

(本报记者高琨对此文亦有贡献)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