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国投电力主动退出 中国光伏电站第一标招标始末(2)

订阅
2009-07-01
万晓晓 刘伟勋

最后开标,中广核能源联合体的竞标价格位居第二,为1.09元,比第三名略低7分钱,比第一名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的联合体高出近40%。

此前,曾有部门官员在公开的论坛表示,“价低者录取”,外界一致认为,这个国内最大光伏电站的标被国投电力与英利控股的联合体摘得。

“那一刻,没有感到落寞”,方鹏说,就像考试一样,你准备好了、考完了,就什么也不想了。

峰回路转

外界一度认为,应该是国投电力联合英利控股最后以0.69元中标。这个价格在业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声众多,认为将会对之后的国内光伏电站项目竞标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称,3月底之后,国家能源局也考虑到各方的建议,决定对招标方进行深度评估,价格委员会重新再请专家审核。

知情人士透露:“0.69元的竞标价在上报时,最终卡壳在价格司,遂决定重新评估方案,在0.69元和1.2元之间斟酌。”

本报获悉,4月至5月期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官员、行业专家,数次前往意向企业做相关的调研。

在这个胜负关键的当口,又发生了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国投电力退标了。

国投电力内部人士6月24日向本报透露:“考虑到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6月份主动退出了。”

该人士称,“最初对这个项目的决心比较大”,国家担心如果以0.69元/度的价格中标,可能会成为以后项目的标杆电价,会挫伤其他投资商的热情,因为其他厂商在这个电价下不能盈利。

“我们主动退出,国家没有补偿,我们也不敢找有关部门要补偿。”该人士表示,今后,只要时机合适,盈利能力上有保证,我们肯定会再次参与其他的光伏发电项目。“公司会参与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这个战略从来没有变。”

英利控股的首席财务官李宗炜也告诉本报,最终退出,确实因为价格上的问题。他表示,这没有关系,今后还有很多机会,而继续下去意义不大,退出是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两家公司商量一致的结果。

英利控股另外一位人士透露,公司还将与国投电力有另外的大型项目合作,稍候即将公布。

就这样,招标委员会选择了位居第二的中广核能源,以1.09元胜出。

争议中胜出

中广核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中广核其实在5月17日,就接到通知了,但那时还需要等待能源局的核准。

6月13日,周六,国家发改委电话通知中广核联合体中标,6月24日,正式文件传达至公司。本报从权威渠道获悉,三家将共同成立运营管理公司,中广核持股51%,比利时Enfinity公司持股29%,百世德持股20%,运营期为25年。

6月2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向本报证实了国投电力主动退出的说法。史立山称,最后的评定结果中,招标委员会给中广核打了最高分,中广核最终胜出。

中广核人士表示,公司的资质和业绩也是招标方着重考虑的,“我们已投了多个光伏发电项目,而国投电力却是首次进入光伏领域。”他透露,中广核最近还在进行宁东300MW光伏并网发电一期项目招标,总投资75亿元。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样的招标结果满意。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伟钢称,听说在敦煌特许权招标项目附近,还要再建50兆瓦的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1.09元/度,愿意以这个价格做的企业都可以做。他对此表示担忧,“对于企业来说,1.09元/度的价格,项目的利润空间很小,盈利仍然比较困难,个人认为1.5元/度的电价才比较合理。”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石定寰认为,1.09元的这个价格,仍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国内未来光伏电站的标杆价,也不能完全按照这个来订。他倡议,国家若要扶持这个产业,不能在价格上定得过死,还是要比较宽松些,让企业享有合理的利润。

总结竞标经验,中广核联合体的实质操作人认为,三家企业配合默契,有前方打仗的,有造枪炮的,并且,在利润分配上没有异议,显示了非常好的业界成本控制能力。

仍然有人质疑百世德业内知名度不如其他企业,方鹏对此表示,经过招标委员会的层层筛选就已经说明问题。

“这是一个综合实力的比拼。”方鹏称,“就像考试,除了业务能力外,你要了解导师的意图和选题方向。”他认为,之所以胜出,在于三家联合体对中国的投标过程、决策过程、对国际电价系统的成本水平和自身的成本结构有了有非常细致的了解。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