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放养”转“圈养” 行业管理实施细则出台(2)
余德
2010-09-23 12:43
订阅
 1  |  2 

不可否认,第三方支付行业在安全技术、风险控制等都需要更进一步进行升级。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行业领军企业已经纷纷作出实际行动,在内部技术和外部合作方面作出更大努力。支付宝建立了行业最大的数据备份中心用于保证用户支付安全。快钱就已在今年7月份成立了国内电子支付行业首个技术研发中心,并采取行业最高安全标准,切实保障数千亿资金的往来安全。

央行在《细则》的起草说明中指出,《细则》侧重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办法》旨在建立统一规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准入秩序,强调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实行业务许可制度。《细则》侧重相关申请人应具备的资质条件、应提交申请资料的要式条件、应符合的申请审批程序等条款进行细化和解释,以避免因理解差异等引起行政许可程序上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实施细则》还重点强调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最基本规则。《细则》侧重对《办法》有关支付机构依法开展经营活动、保障客户合法权益的条款进行细化和解释。这样有利于相关主体在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时认真理解《办法》的立法宗旨,避免其盲目参与支付服务市场竞争。

易观国际分析师曹飞表示,第三方支付行业正经历从“放养”到“圈养”的转变过程。过去,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不大,政策监管相对不严格,由市场主导行业发展前景,银行接入资质等成为约束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潜在门槛,而在牌照发放后,明确界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定义,对于整个第三方支付产业未来的业务开展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上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500亿元,同比增长71.1%,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第三方支付业务已经涵盖除专为网络交易平台及网络交易服务平台提供支付服务之外,还包括了如水电费、宽带、移动手机代缴服务等众多公共事业缴费领域、房产交易领域等。

但由于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与制度并未完善,出现信用卡套现、洗钱、网络赌博、歁诈、非法挪用与占有客户备付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也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有320家以上(央行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共有260家非金融机构法人向央行提交了支付业务登记材料),其中主要有PAYPAL(易趣公司旗下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产品)、财付通(腾讯公司旗下产品)、快钱、易宝支付、百付通(百度旗下产品)、网易宝(网易旗下产品)、环迅支付、汇付天下等,排名前四位的产品分别为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电子支付、快钱。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