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悬疑
对2007年“缺席”缴费名单的原因,国资委、财政部方面未给出明确的缘由,联通方面也未有确切回应。
“2007年,中国联通是当时中央特批免收红利的唯一一家央企,因为联通要进行一系列重组,其中要进行一些不良资产的处置、化解,情况特殊。”2011年1月11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企业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告诉记者,“这次为何没把联通弄进来,因为还有一些资产没有处置好,未来处置好后会对其征收红利的。”这是迄今为止对于联通被豁免上缴红利原因的最高官方解释。
然而,横向比较其他几家电信运营商可以发现,在当时,具有资产重组空间的企业并非仅仅联通一家。随后的两三年内,铁通和卫通、网通纷纷被其他运营商重组兼并。
中国联通集团内部的人士对其两次免交央企红利的解释另有说法:“一是和公司治理结构有关。联通的股权并不是国有独资企业,还有其他的股东,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二是,由于2009年3G发牌后,投资1000多亿用于3G网络建设。目前,3G业务处于运营初期,3G业务收入尚不能弥补3G网络运维、资产折旧和营销成本,赢利能力还不强。”
对于治理结构的解释,很容易在相关规定中找到反例。资料显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即联通集团占股中国联通股份公司61.05%,国务院国资委持有联通集团95.92%股份。从股权结构上看,联通集团的确不是国有独资企业。不过按照规定,仍然在上缴央企红利的范围之内。根据2007年12月,财政部和国资委联合印发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对应交利润的规定,除了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外,还包括国有股股利、股息,即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收入。
联通集团的赢利能力可能是一再被特殊待遇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联通的2010年半年报,资本开支增加,利润却呈现同比下跌的趋势。中国联通半年报中着重指出,“由于3G业务处于运营初期,3G业务收入尚不能弥补3G网络运维、资产折旧和营销成本,以及固话业务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从数据上看,2010年上半年,联通资产负债率、网络、营运及支撑成本、销售费用以及于3G终端销售账目中的补贴支出均有超过10%以上的增长。
同样也处于3G建设初期的中国移动则表现出了较好的赢利能力。其2010年半年报显示,当期中国移动集团收入达到2298亿元,股东应占利润为576.43亿元,占比25.1%。
控制人底限
“联通一直都处于投入期,始终没有到达盈利期。”熟悉中国联通的一家公幕基金研究员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其目前的财务状况不好,市场判断未来会有好的预期,有投资的空间,今年下半年联通才持续领涨通信板块。”
- 下周新闻前瞻(4.18至4.22) 2011-04-15
- 国资委筹备“中投II号” 2011-04-14
- “中投二号”身份之谜 2011-04-14
- 联通调低iPhone4购机合约计划门槛 2011-04-12
- 加速渠道拓展 中国联通签约区域手机零售连锁企业 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