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乳品企业“救赎”声明 解读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1)
1 | 2 |
网络版专稿 李剑/文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自22家乳品企业婴儿配方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后,蒙牛、圣元、雅士利、伊利等国内乳品领军品牌率先公布事件处理方案,不过,各家企业声明的风格却各具特色。
17日,蒙牛集团承诺,将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对因食用“问题”奶粉造成身体疾患的消费者,蒙牛将按照国家标准加倍赔偿,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将负责到底。
青岛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宣布,召回不合格的八个批次的优聪产品、承诺如果出现因为食用圣元优聪产品引起泌尿系统疾患的宝宝家庭,圣元将承担全部损失并赔偿。
而伊利集团在道歉声明中则表示:“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信息,以最严格的0-6月龄的婴幼作为保护对象,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15毫克/公斤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安全危害。三岁以上的儿童安全量会更高。虽然我公司生产的这批次产品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但我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
雅士利、施恩等国内知名奶粉品牌也纷纷发布公告,承诺召回产品并对可能出现的患儿负责到底。雅士利和施恩均表示,已紧急购进多套美国宝特ELX-800酶标仪专业仪器,对每批产品从原料至成品进行全过程严格检测,以确保出厂产品合格。
另外,光明乳业表现得最为低调。其控股子公司——江西光明英雄乳业有限公司位列22家问题企业之中,不过光明方面表示,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的是“英雄牌”,并非光明牌产品,“光明的产品没有问题。”
由此,各个乳品企业的“道歉”态度,已经昭然若揭:有如圣元、蒙牛般的“诚心致歉”,也有如伊利之类的“轻描淡写”,还有如光明般的“事不关己”。
1 | 2 |

- · 郑俊怀复出:内蒙乳业一山三虎 | 2009-03-02
- · “乳业三雄”重塑品牌仍有机会 | 2008-09-26
- · “乳业三雄”重塑品牌仍有机会 | 2008-09-26
- · “奶粉事件”致华平浮亏1300万美元 | 2008-09-26
- · 管住市场门槛,而不必管价格 | 200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