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毛巾大王押宝新能源 “光伏”大餐仍是未知(1)

订阅
2009-09-16
赵红梅

记者 赵红梅 更多的纺织服装公司正试图通过涉足新能源扩展自己企业的版图。

素有中国毛巾大王之称的孙日贵也不例外。作为国内最大的出口型家纺企业,孚日股份(002083)董事长孙日贵日前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公司将扩大内销的同时,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目前孚日股份的晶体硅合资项目已投产,薄膜电池组项目预计四季度开始试生产。

而在二级市场眼中,孚日股份已经被定性为新能源企业,股价也基本随新能源类公司而波动。

而苦于纺服领域成长空间有限、附加值低而进军新能源的队伍也越来越长,江苏阳光(600220)、杉杉股份(600884)、华纺纺织(600273)均已跨足光伏产业锂电池业务,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

但光伏行业等新能源项目盲目投资现象严重,新增项目密集上马,投资大、见效慢,让这个产业愈加脆弱,对光伏产业仍持乐观的纺织服装企业能否从新能源“盛宴”中分得一杯羹,一切都是未知。

孚日转型:从家纺转向新能源扩张

9月5日,孚日上海家纺中心落子上海国际家纺产业园。

孚日股份董事长孙日贵告诉,“现在内销在公司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不到10%,只有5个亿,到2014年我们预计内销市场能增长到12亿。”

“落户上海对孚日研发和拓展国内市场大有裨益。”中国家纺协会人士评价道。

孙日贵表示,孚日将停止在家纺产能的扩展,对于家纺产业的投资重点将从产能建设转为渠道和品牌构建。 而主攻内销的上海分公司落户杨浦区家纺园,也意味着孚日开始回攻内销市场。

“作为最大的家纺企业,我们在海内外多个市场已经取得了领导者地位,同时,家纺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攀升、汇率、市场不景气等多种影响,公司在家纺领域的成长空间有限。”孙日贵说。

“公司目前毛巾生产能力(产能6.7万吨)全球第一,2008年家纺业务收入达到28亿元,已经很难通过产能扩张实现业绩增长。而新技术的应用和品牌战略则是把家纺业务做深做精的重要路径。”

尽管1999年以后,孚日股份毛巾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一直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位,2008年,孚日股份出口额31亿元左右。在日本市场,每四条毛巾中就有一条来自孚日。

但外销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大。孚日股份上半年美洲市场销售同比下降约28%;欧洲市场同比下降约15%;大洋洲市场销售额则下滑了75%。

大洋彼岸的经济危机不能不让孚日开始转型。

孚日开始下力气推进国内市场的品牌战略和销售渠道建设,并有所见效,上半年国内实现销售收入3.37 亿元,同比增长52%。

孙日贵告诉记者,事实上,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公司已经意识到拓展内销市场的重要性,希望能够进行调整,培育自己的品牌。

孚日股份总经理孙勇坦承,这段时期仍是处于“摸索”阶段,发展较慢。

“希望到2012年,出口所占的比例能从85%下降到70%,内销市场能从现在的15%上升到30%。”孙日贵告诉记者。
中国家纺协会人士告诉记者,孚日停止在家纺产能上的扩张,转而拓展品牌和渠道,为的是高附加值的保证,家纺业产品多以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终端和品牌的建设。

孙勇告诉记者,孚日在内销市场的发展,将定位在高端市场,以商超和百货店为主要渠道。下一步孚日的工作重点就主要放在市场拓展上,以自营、经销商加盟和经销商合作等多种方式布局内销市场。

“光伏”推手

一手托着家纺传统行业,另一脚踏进了高科技产业——新能源。孙日贵和不少纺服大亨一起开始落子光伏产业。

孚日股份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早在三年前,孙日贵及其高管就开始考察太阳能光伏项目的可行性和回报率,那时候纺织业的困境就开始凸现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