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彭真怀:中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已超安全警戒线(1)

订阅
12:00
2009-12-11
王延春

--------专访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院长彭真怀

记者 王延春 三年前曾“预警大豆”的彭真怀现在仍在疾呼“食用油安全”问题。他认为“花生产业不能再沦落大豆产业困局了”。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彭真怀跑遍8个花生产业省进行调研。他的调研小组网路了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发改委、农业部、中国绿色协会等部门官员、专家,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形成了上万字的调研报告。

据悉,目前该报告已急呈高层并引起高度关注。而相关部委也在交流意见,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彭真怀告诉本报:从1996年以来,我国食用油市场一直被跨国粮商实际操控,对外依存度长期高达60%以上,早已超出了国家战略安全警戒线。他认为,由于鲁花5S物理压榨技术的推广,花生油已成为我国三大食用油之一,花生产业也因此更具有支柱性和带动性作用。建议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应当充分认识花生产业对国计民生的重大影响,以确保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家食用油战略安全。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这么关注花生产业 ?

彭真怀: 作为一种耐瘠薄、抗干旱作物,花生在我国的一个特殊优势是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贫瘠和沙化土地,提高非耕地的有效利用率,带动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的农民增收致富。非常适合中国“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思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00万亩,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2位;总产量为1,500万吨,占全球40%,居世界第1位;出口量在65~78 万吨之间,占国际贸易的 40%以上,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种植花生,总产量3,300万吨。作为重要的食用油原料,花生还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的最佳护脑食品。与2000年相比,2008年全球花生油年产量为490万吨,增长了9%。在人类食用油消费中,花生油所占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年消费量在480万吨左右。其中,我国和印度消费量最大,约占总量的3/4。

一批有责任感的专家学者早就警告说,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不足50%,进口量从1996年以来远远超过国内生产总量,食用油依赖过度。我认为需要在国家层面推广像鲁花5S物理压榨技术等这样的自主研发技术,避免沦入外商之手。

经济观察报:花生产业为什么这些年来一直被当作次要经济作物看待?为甚么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彭真怀:实际上,花生产区的农民也有这个疑惑,为什么明摆着的优势看不见?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把花生与大豆进行了比较,结论是每亩花生产量为250公斤左右,大豆在120公斤上下;花生含油率为50%左右,大豆在20%上下,花生亩产和含油率都在大豆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生产同样数量的食用油,种大豆需要4亩地,而种花生仅要1亩地。

我们调研组在调查鲁花集团时发现,1992年,鲁花集团发明了5S物理压榨技术,其中的黄曲霉素去除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国家标准也依照鲁花进行了修改。从我国食用油市场严重短缺的大背景看,这项技术涉及国家粮油安全,有助于直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进口依赖。但令人痛惜的是, 17年来一直没有从国家层面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推广,单凭一个企业苦苦支撑,很难永续掌控食用油安全的战略制高点。

在相同生产条件下,一亩花生所获得的有效经济收入,分别是小麦的3倍、水稻的4倍和玉米的5倍。但群众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花生不能像小麦、水稻和玉米一样,得到种植、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这个疑问所暴露出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花生在价格形成上不享受最低保护价,完全由农民自己承担市场风险。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