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利润下滑
令人担心的是,从2008年起,珠江啤酒利润遭遇下滑,给其能否达到融资预期增加了不确定性。
根据珠江啤酒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其2007、2008、200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5992万元及8834万元。这意味着最近一年业绩只有2008年申请时数据的约1/3。
几年前,国内啤酒第三大销售区域的广东省吨酒利润达200-300元,珠江啤酒甚至达到300-400元,而其他地区的啤酒吨酒利润不足70元,这吸引了全国其他啤酒厂家蜂拥广东。
喜力啤酒市场经理梁雄光表示,整个广东省的啤酒产能约450万吨,但实际市场需求量只有330万吨左右,这意味着大约20%的产能是空置的,造成广东省啤酒吨酒利润下滑,变成80元/吨。金融危机发生后,啤酒厂商为了维护利润变成了 “价格屠夫”;而金融危机导致麦芽酒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经营成本的增加。
珠江啤酒的一位同行表示,广东啤酒市场在经过两位数字的增长后,现在和全国持平,但珠江啤酒的蛋糕并没有做大,尽管目前还维持了100万吨销量,但每年销量以5%-6%幅度下滑。
在外来啤酒进军广东时,珠江啤酒采取的是防守战略,希望在广东省稳扎稳打。在前期发展中,珠江啤酒形成了“集中酿造、分散包装”的经营模式,即酿酒由广州总部、湛江珠啤、河北珠啤承担,汕头、梅州等8个子公司灌装。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由于一方面当时珠江啤酒广州总部产能高达40万吨,为当时国内产能最大的啤酒厂,陆路成本不高;另外,异地灌装的优势是前期不需要较大资金投入,而且能迅速在异地市场销售产品,仅2002年,珠江啤酒即投建了4家分装厂。
不过,柳剑华表示,异地灌装的优势是前期不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并且能迅速实现异地销售;但由于不可能解决较多就业,当地政府不会在政策上给予优惠。一个明显的情况是,金威啤酒2003年在汕头投资3.5亿元建厂后,对汕头珠啤业绩影响很大,其2009年实现净利润262万元。
机会还有多少
啤酒市场格局的变化及珠江啤酒现今所处的环境,令其通过上市渠道获得融资变得刻不容缓,但时至今日,激烈的啤酒市场竞争给珠江啤酒的机会并不多。
喜力啤酒市场经理梁雄光表示,青岛啤酒在北方很多城市通过资本收购后,在北方的市场份额基本饱和,其高层已在公开场合多次高调发出 “总攻广东”的命令,并且已付诸行动。
青岛啤酒甚至向经销商承诺,只要销售青岛品牌,公司就可以给10-20箱高端的青岛纯生来铺市,这些都说明青岛啤酒在吃珠江啤酒的终端。
他认为,珠江啤酒今年势必在广东大本营要青岛啤酒正面交锋,还有雪花啤酒和燕京啤酒在其他地区战略布局稳定的情况下,已经有心思和精力,集中资本攻打广东。
珠江啤酒给同行的印象是战略保守,在渠道拓展上不积极,过于依赖糖酒会的招商路径,这样导致由经销商试探市场,减弱了对渠道的把握力度。
梁雄光表示,作为广东省政府支持的龙头企业,珠江啤酒融资并不太多,对于一个已投资过百万的啤酒厂来说,10亿元不算太大问题。
1 | 2 |
- 分销商陆续进场 农行本周全面路演 2010-06-12
- 【独家】农行17日公布招股意向书 18日询价 2010-06-11
- 农行上市专题 2010-06-11
- 农行急上市表明加息没戏 2010-06-11
- 金隅集团加速整体上市 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