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亿汽车业技改资金使用不顺畅(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耿慧丽 王秋凤 年初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表示,今后三年国家要拿出100亿元,作为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振兴规划正文的后面,还附带了一个《汽车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明确列出了国家鼓励的技术项目。
记者了解到,几个月过去,100亿专项资金发放出去的额度并不多。与以往汽车企业闻风而上争抢资金蛋糕的情形不同,这次的“异常”不是由于政府多头管理带来的审批程序繁杂,主要是企业缺乏积极态度,申报的项目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府愿意花钱、企业却不敢申领的尴尬,再次表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关键零部件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不管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新能源领域,还是传统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部件,技术水平还都比较弱。”
审批指标严格
据记者了解,100亿专项技改资金是以贴息的方式补贴给企业,即企业向主管部门申报符合《汽车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的项目并获得审批后,将按照项目投入费用获得贴息。项目审批由发改委与工信部联手审核。
参与申报项目审核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介绍,100亿贴息计划三年发放完毕,大致计划是“30+30+40”,今年和明年每年30亿元,2011年40亿元。
在汽车业内人士看来,此次100亿贴息资金是近年来政府对于汽车行业一次大手笔的投入。
“近几年政府在汽车行业的投入多集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这次是从新能源到传统汽车,全面涵盖汽车行业的关键技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另一位专家表示。
放到今年十大行业振兴规划中看,政府投向汽车行业的技改资金也不少。今年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安排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方面。以此计算,汽车行业在其中占去了整整一半。
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当然希望能拉动更大的技术投资。前不久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的技改资金投入预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亚洲金融危机后5年中国投入355亿贴息,拉动200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共带动4320亿元总投资。
据了解,目前200亿技改资金中归地方政府支配的部分已经下发,初步每个省下拨2个多亿。地方车企的技改项目已经通过审批并领到补贴,央企的技改项目目前正在审批当中。以往企业申请到政府的技改资金或研发费用后,时常有挪作他用弥补经营的做法。参与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研究制定的发改委专家曾表示,避免技改资金再被挪作他用,是“此次规划制定的关键内容之一”。
1 | 2 |

- · 经观汽车 | 2009-12-04
- · 上海汽车启动重大资产重组 股票3日起停牌 | 2009-12-04
- · 广汽高层将正式入主长丰汽车 | 2009-12-04
- · 新长安工作组全面进驻中航汽车 | 2009-12-04
- · 星马汽车16.8亿全资收购华菱汽车 | 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