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汽车产销超千万 强国路还需走十年(1)

订阅
2009-10-23
王秋凤

 

点评:   市场由小到大,有跨国汽车公司的笙歌艳舞相伴,但由大到强的道路上,中国汽车工业注定孤独,因为那是一条强国之路。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秋凤  10月20日,随着一辆橙色解放J6驶下生产线,中国2009年的第1000万辆汽车在长春一汽诞生。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超千万辆的国家。

“高兴!”79岁的何光远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眼眶湿润。

作为前任机械工业部部长,中国汽车工业历经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见证人,何光远第一个步入“辉煌时刻·腾飞起点”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1000万辆庆典会场。

站在年产销总量突破1000万辆的历史节点上,中国汽车业更需要“迈步从头越”。“2020年,中国要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强国。”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表示,“在1000万辆的数字背后,我们不能回避的是中国汽车工业仍属大而不强,应该把今天看作是中国向世界汽车强国迈进的起点。”

1000万辆是汽车产销大国的量化标志。那么,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我们还要走多远?面对未来10年的预期目标,中国迫切需要打开的是一条更为艰难的做强路径。

大国崛起

展望未来的汽车强国之梦,回顾中国汽车大国崛起的来路,呈现出一条历史的必然轨迹。

选择解放牌汽车作为中国下线的第1000万辆标志,是因为一汽和解放牌见证了中国作为汽车大国崛起的沧桑历程。

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车——模仿苏联吉斯制造的解放CA10下线,到今天成为中国第1000万辆下线车——解放品牌浓缩了中国汽车工业从零起步,艰难中探索、改革中进步、发展中腾飞的历史。

纵观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汽车年产量从零到100万辆,用了36年的时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用了8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用了两年;而从300万辆到跨越1000万辆,仅用了7年时间。

2003-2008年,汽车工业与相关产业顺利度过了中国入世给予汽车工业的5年宽限期。此前,在中国加入WTO时,“在强势跨国汽车公司的冲击下,孱弱的中国汽车将不复存在”的言论一度甚嚣尘上。事实是,如今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也最具增长能力的汽车市场。

其间,跨国汽车公司采取增资扩能和注资合作新建项目等方式,新建了大批中外合资汽车项目。在华外商独资企业悄然增多,尤其是关键零部件项目更显突出。自主品牌吉利、奇瑞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自主品牌比亚迪更为世界看好,吸引来股神巴菲特的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最近这些年,几乎全球汽车品牌都已来到中国,自主品牌与之共舞,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竞争充分的汽车市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认为,“这是中国成为汽车大国的重要标志。”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