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产销超千万 强国路还需走十年(2)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时值经济危机,国外汽车市场大幅下滑,中国能够一枝独秀,与中国政府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大力拉动内需相关,是典型的“政策市”。
张小虞则认为,“汽车已经成为国家工业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布振兴规划包括拉动、调整多项内容,的确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他认为,“1000万辆标志着我们已经实现崛起为汽车大国的历史使命,下一步就是朝着汽车强国迈进。”
做强路径
花费10年左右时间让中国成为汽车强国,这是实现1000万辆跨越之后业界内外的最强音。那么,我们离汽车强国还有多远?
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贺信中坦陈,“我国虽然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但还不是汽车强国。”他希望,“汽车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汽车强国而努力。”
“我们必须意识到,汽车强国除了数量的增长,最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在自主创新的能力、零部件工业的基础发展、相关产业对汽车工业的支撑、现代制造服务业能力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预计,下面的路还有10年。”张小虞认为。
这与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提出的中国汽车产业目标不谋而合。“2020年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他给出了衡量中国能否成为汽车强国的三个标志条件:一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二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培育起自主创新能力。
苗圩表述的强国路径是:要加大自主创新,加大自主品牌的建设,重视节能、环保、安全,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发展道路。
在短期的路径设计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董扬表示,“保持汽车市场稳定发展是首要的,今年振兴规划的相关拉动内需政策有些会延续,有些新的政策正在制定。”
苗圩还首次透露了有利于促进行业调整、做强做大的兼并重组规划,“正在加紧研究,已经报国务院审批,最迟年底就会推出。”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证实了这一说法,并表示,兼并重组的核心是把“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央企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认为,市场为王时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本身也是一条做强的路径,强势的市场地位蕴含着由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转变的机会。
第一市场的背后应该是第一位的产业话语权、第一流的技术标准,以及以我为主的产业信心。在北美、西欧、日本等主流汽车市场,都曾利用大市场的杠杆优势,为本国汽车工业寻找到主流发展方向和技术门槛。
“处于强势市场地位的中国汽车业已经到了更多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的时期,从而造就和把握产业话语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徐长明认为。
1 | 2 |

- · 工信部出台钢企兼并重组指导意见 | 2009-11-10
- · 消失的利益链 | 2009-10-26
- · 马光远:换了马甲的煤老板 | 2009-10-22
- · 有色和钢铁兼并重组政策年内公布 | 2009-09-08
- · 社论:更大的央企还是更强的中国? | 2008-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