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问新长安整合(3)

订阅
2009-11-13
王秋凤,耿慧丽

     涉及更为广泛的问题还包括同样军工背景的大批工人的去留安置。由于企业多为国企军工转型而来,员工数量庞大且多数年龄偏大,要与合资企业等抗衡,需要注入年轻血液,如何实现有效的新陈代谢成为新长安必须直面的问题。
  第三是财务问题。对于拥有多个上市公司且分配不均的新长安来说,“财务”方面涉及到的整合资金问题不会简单。整合势必需要大笔资金,仅以昌河汽车为例,作为亏损大户,其原有的上市公司平台已经失去,要想保留其品牌,实现稳定发展,注入整合资金不可避免,这笔资金从何而来?不同上市公司融来的钱如何分派? 
    对于上述种种问题,徐留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十六字”方针,即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资源共享、成为一家。他没有透露更为具体的整合方案,仅表示“肯定要进行融合,但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这番融合之旅,徐留平似乎已经做出了充分的预估,他将重组的阵痛期定义为“几年时间”。

两家外方如何牵手

    除了企业内部融合问题,还有合资外方如何继续牵手的问题。
    之前标致雪铁龙(PSA)与哈飞曾进行了长达5年的恋爱长跑。如今哈飞的东家换成新长安,PSA的热情会更足,毕竟谈判对手换成了几乎可与东风媲美的大集团。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方勇表示,中航与PSA的合作谈判大体框架已经敲定,只差一些具体细节。签约仪式前徐留平和PSA中国总裁华日曼进行了热烈讨论,从表情上看双方都很高兴,不过新长安和PSA的合作前景仍有待来日。
    而要打动已经拥有长安福特与长安铃木两家合资企业的长安集团,PSA恐怕需要许诺更多的车型与技术,而非之前跟哈飞所谈的“只在轻型商务车领域合作”。
  如果PSA与长安的合作涉及轿车领域,则很难迈过东风集团这一关。作为PSA的现有合作伙伴,东风集团一直对PSA在中国另觅合作伙伴一事耿耿于怀。PSA有没有足够的能力与智慧在中国一手牵两家大集团,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除此之外,还牵涉到日本铃木的中国整合计划。
    在新长安重组当天,铃木给本报发来声明称:“对于铃木公司来讲,长安铃木、昌河铃木这两家合资企业的股比没有变,原来的合作伙伴没有变,只是名义有所不同,此次合并,不会影响铃木公司在中国的方针。”
  但有昌河内部人士透露,近期铃木在昌河的技术人员和高管已经相继回国,连日方一向注重的财务方面也都已放手不管。内部人士猜测,铃木正在逐步撤出昌河。
    铃木近几年开始将合作重心转向长安铃木,并一直想推动昌河铃木、长安铃木与进口车三个销售网络的合并,无奈两家合资企业并不配合。
  对于不满意昌河铃木发展、早有退出之意的铃木来说,昌河汽车并入长安汽车,其自然乐得顺水推舟,推动昌河铃木与长安铃木整合为一。这样铃木不仅能空出一个合资名额,而且单纯与新长安一家大集团合作,比之前协调两家大集团要容易些。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