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摩新国标之争:电动自行车将丧失路权(2)
目前国际上,欧洲对电动自行车行驶时速规定是25公里,韩国的规定是30公里,美国为32公里。一些专家认为20公里有些偏低。
据悉,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台轻型电动车开始,现在我国拥有1.2亿辆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饱有量。目前,中国轻型电动车产销量已经占到全球的9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型电动车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业内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将超过3000万辆,出口达500-600万辆,并将逐步取代中国农村摩托车市场。
目前,国内诸多交通拥堵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说,全国大城市几乎都出现拥堵,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了解决拥堵采取“公交优先”的措施,但是却出现了“又堵车,又空车”的情况,一些城市开始反思“公交优先”的缺陷,而电动自行车解决了工薪阶层上下班的交通问题。“我现在每天骑电动自行车,年纪大了出行不便,这可以解决坡路、上下电梯等不便,可以从床边直接骑到菜市场,很适合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
马贵龙表示:电动自行车,它需要的宽度是1米,前后制动距离是4米,如果通畅行驶的话汽车需要20米,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节约道路资源的电动自行车这些年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一些专家建议,中国应该鼓励“泛自行车”交通,增加电动自行车和轻型电动车,稳定这个没有能源和污染压力的绿色交通群体,政府应该为“泛自行车”车辆的使用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确保它们的路权和快速通行权。
目前, 欧美、日本等国家政策上给予电动自行车拥有者以优惠政策。在美国很多地方,对于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或者自行车者,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在日本,采购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都有补贴 ,并且设计了比较合理的交通模式。
日本GFK日前发布调查报告称,3季度日本各大家电连锁卖场及百货连锁卖场,电动自行车极为畅销。报告称,随着近年来消费者环保意识及健康意识的日益高涨,电动自行车销售量及经销门店网络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尤其是2008年12月《道路交通法》的修订,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电动车市场的消费需求。而减肥美体需要的产假主妇及保健强身需要的老年顾客则成为该市场的两大消费主体。
标准之争背后
自行车协会于今年4月曾紧急起草关于对《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六项标准的意见书上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在意见书里,中国自行车协会用了“令人震惊”来形容电动自行车行业企业、经销商、消费者对该标准草案的强烈不满。
他们指出,自行车以它便宜、轻便、环保等特点赢得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普遍看好。这让摩托车企业感到电力交通工具比汽油交通工具有无可争辩的竞争力。以河南省为例,2006年摩托车销量下降了50%,看到《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的文件。我们感到,一个以前没有关注过电动二轮车等交通工具的协会为什么要急忙通过这个标准,这背后的原因实在令人困惑。
自行车协会还表示,该标准草案只有几个摩托车生产企业参与制定,受到摩托车行业的主导。该标准公平性和专业化令人怀疑。
在最大的民间智库安邦分析来看,电动摩托车行业标准的新规范,变相提高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门槛,人为地设置政策限制来重创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 · 利益可对弈 生命需尊重 | 2009-12-21
- · 电摩“新国标”引争议 澳柯玛借机发力 | 2009-12-21
- · 国标委暂缓实施电摩新国标 | 2009-12-16
- · 电摩新规惹争议 山东行业协会呼吁暂停重修 | 2009-12-10
- · 国标委:电动车时速低于20公里无需驾照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