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上海创意产业:2.0时代的现实与隐忧(2)

订阅
20:06
2010-02-26
陈哲

 

政府无疑已经察觉现有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邵志清说,今后的产业集聚,将由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的思路转变。

“虽然创意产业的集聚工作取得了成绩,但仍然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其中典型的包括园区租金的问题和配套的问题。比如,门槛是不是太高,租金是不是太贵。”邵志清说。

“总的来看,园区租金是合理的,有一小部分偏高。”邵志清认为,这主要还是要靠市场调节,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

租金的高低,主要与园区所在地段、配套措施、园区开发商的投入等因素休戚相关。而现实中优质资源的稀缺和租赁成本的攀升,却把一些襁褓中的小型创意公司排挤出去。

园区的另一个问题是,入驻企业的业态门槛。

据了解,沪上知名的创意园区如田子坊、红坊、外滩3号楼里,更多的是画廊、艺术展览公司,而工业设计、动漫和软件类企业占比并不多。

上海某创意园负责人曾告诉记者:“现在创意的概念很宽泛,只要是与政府规划的五大创意类别相关的企业,我们都可以租给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房子做得炫一点,服务周到一点。”

这样的状况或许将得到改观。一位经信委人士介绍,以前园区在引入入驻企业业态方面,基本没有控制,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过渡政策是,“咖啡厅、商店、展览等配套企业业态占园区企业的比例,不得超过20%。”

“这就好比是炖蛋,水就是配套,不加水做不好,加多了不好吃。到底加多少水,要符合规律。”邵志清说,进一步的措施还在摸索。

等待落地

除了园区这一集聚载体,另一个更受关注方面是,产业规划对创意企业的扶持。

“创意产业并不等同于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一位复旦大学教授认为,包括投入、税收等在内的配套系统不够完善,会导致创意企业发展缓慢,缺少后续资金的支持也是更现实的难题。“专业推广和品牌管理,是创建意产业园区核心价值和综合优势的重要策略,但目前国内普遍缺乏这些大的思路”。

上述创意园区负责人说,在招进来企业之后,我们基本不过问他们的发展,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关注。“这样的确需要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在上海市最新的规划中,未来的3到5年内,将培育和引进100位覆盖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和室内设计、服装、珠宝、广告包装等领域的大师。100个设计领军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自主设计品牌。

“进一步提高目前的集聚水平,一方面要靠市场调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投入。”

记者获悉,目前上海市对创意产业有一些资金投入,主要是专项资金。而资金的产业投向主要针对软件、信息等新兴产业。

而大量的传统工业设计企业,却未能受到类似的扶持。上海博路工业设计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家企业规模不大,但其创意设计却使一家宁波公司在几年内的销售额增长数倍,跻身国内最大的文具企业行列。

不过,博路公司却并未“响应”政府号召进入创意园区,负责人张展说,“感觉差别不大,即便是进驻了,也享受不到什么优惠。”

“像做网游和软件能够带来巨大效益一样,传统产业的创意也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张展说,很多搞创意的人,似乎看不上传统产业,以为是没有附加值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邵志清看来,由于专业创意企业多以工作室、小作坊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单兵作战的风险大,产业集聚下一步的扶持方向,将是“吸引和打造中小企业孵化器为主”。邵志清介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由于牵涉方方面面,正在进一步的研究设计中。”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