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障机制突围 淮安“共有产权”样本(2)
陈哲 张延龙
07:26
2010-03-19
订阅
 1  |  2 

 

按照淮安模式,买房人在8年内回购政府产权部分的,按照当初原价购买,“避免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而最近,淮安房管部门又添加了一条新措施,5年至8年间购买政府产权部分的,在原供应价格基础上加同期银行利息结算。8年后回购的,才按照同期市场评估价结算。

在退出端,房屋出售时,按照购房家庭和政府产权比例进行分配。当购买人家庭收入高于政府规定标准后,将对政府产权部分收取市场租金。

邵明认为,这种模式,一方面给中低收入者提供了大幅优惠的住房,另一方面无疑激励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尽快拥有全产权的积极性。

“我准备再打一份工,争取在五年之内就把另外一半还回去。再说政府给我们优惠,不还说不过去,拖久了不划算。有自己的房子多好。”郑楠芳说。

正是有了上述制度设计作保障,共有产权房可抵押、可转让、具备保值增值的商品房功能,并不会出现传统经济适用房因土地成本问题往往安排在远郊。该模式在淮安当地获得了巨大反响。据统计,自当地推行共有产权政策的三年中,政府投入了1.15亿元,供应房屋5.2万平方米,惠及主城区814户家庭。

购买力仍旧不足

“与传统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的状况相比,目前淮安的共有产权房,处于‘房等人’的状态。”淮安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蒋峰说。

个中原因,自然有投机性购房被基本杜绝的因素,而更多的是因为,目前的配套措施,尚不能覆盖更多的人群。

尽管只要付70%或50%产权份额的购房款,但中低收入家庭一般都不符合公积金或商业贷款的条件,需要自筹资金一次性交付这么多钱,这已远远超过中等收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房的首付压力。

“共有产权房供应对象,即使是收入在标准线附近的家庭,相对于原来经济适用房价格的个人出资额,其购买力仍然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邵明坦陈。 

据介绍,淮安目前已经开始在着手摸索政府住房担保贷款机制。对于那些潜在的购买人群,将通过政府贷款担保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贷款支持。

针对住房贷款涉及到较大风险,邵明认为,政策的优惠让买房家庭对拥有全部产权的愿望十分强烈,本身就化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可能的风险。

另外,淮安正在试行的政府住房保障基金,除了作为保障房开发资金外,可以作为托底资金,帮助还款。具体操作模式是,将代还部分折算成对应的住房面积,增加到政府产权份额中,以覆盖有特殊困难无法偿还房贷的群体。

“退一步讲,如果基本还款无望,政府就该提供全额出资的廉租房,酌情将买房首付部分,作为租金继续让困难户在其中居住。”邵明说。

而在另一方面,淮安还在尝试将共有产权住房的申请标准继续调整,满足“夹心层”购房需求。

淮安模式的试行初期,可以享受5:5和7:3比例共有产权房的人群,是特殊困难家庭拆迁户,人均收入在400元以下。而2009年,这一标准已经提高到800元-900元以下(占到当前淮安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近70%),并接受非拆迁户的申请,据悉这一标准有望在今年放宽到1000元-1200元。同时,也在考虑将产权分配设定,扩大到8:2、9:1等更为灵活的比例。

而在廉租房保障方面,淮安原有的申请条件是人均月收入400元以下,今年的标准已经放宽到600元。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