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扩产赢者谁?两年见分晓(2)
魏黎明
07:34
2010-05-14
订阅
 1  |  2  |  3 

在国内,日产仅与东风集团合作成立了东风日产以及郑州日产两家公司。其中,东风日产是绝对主力,近年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这让雷诺-日产联盟掌门人戈恩满意的同时却也并未满足。去年底在短期内连续两次访华的戈恩明确表示,日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仍然不够高。 

即使是日产花都第二工厂投产后,在戈恩看来,这在“短期来讲还可以,长期看来便显得不足”。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市场还将快速增长,日产需要增加产能。 

任勇表达了与戈恩相似的看法。他表示,按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计算,中国13亿人中,去掉一半不买车的,保守一点还有6亿人,再按照60%会有车的概率计算,起码是3亿人。“3亿辆车,离现在的水平还早,一二十年发展都发展不完。”他说。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突破13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这促使外资车企纷纷押下重注,毕竟谁也不想缺席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因此,走得快的希望走得更快些,走得慢的则希望加快步伐。 

这也迎合了国内车企做大做强的心态。相关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兼并重组,使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 

这也就意味着,只要稍微自认有实力的国内车企,都必须抓住时机迅速扩大规模。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免于被兼并重组的命运,甚至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此时,外资的主动出击令中外双方一拍即合。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助推了这一轮合资热潮。大众打算落户广东的消息一出,广东各地即迅速行动加入了“抢亲”行列。广东省将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引进,在全省范围进行大规模协调布局。 

这样做是有成功先例的。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成功,成就了广东本土汽车企业广汽集团。而东风日产在广州花都更是一枝独秀。去年,花都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00余亿元,仅东风日产就实现产值644余亿元。今年一季度,在该区358亿余元工业总产值中,汽车产业就占了近65%。
挑战 

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的目标,即在未来形成2至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至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粗略估算,这几家企业规模就将超过1000万辆,而实际上各车企扩大规模的实际行动已经超出目标设定。 

这使得以做大做强为目的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转变成为新一轮大规模的中外合资潮和扩产潮。但与此相背离的是,各汽车厂商对未来的市场前景却并不十分看好。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