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与沃尔沃的分歧与妥协(1)
魏黎明
2010-11-26 00:31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魏黎明 李书福再次频繁亮相,上一次是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产生障碍的8个月前。
收购沃尔沃的百日“蜜月期”之后,李书福自曝分歧随即又称将“投降”。将有关车型开发等细节的分歧公之于众,这不是任何一家公司的作风。掩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是沃尔沃未来数年必须实现的复兴大计。

按照每年约10亿美元的投入,计划中李书福至少还需要向沃尔沃投入30亿美元。在三至五年内,沃尔沃如果不能由输血实现造血,就将意味着吉利将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分歧与妥协

在迎娶沃尔沃百日之后,李书福在近日的一次论坛上公开表示,他和沃尔沃管理层就车型开发方面存在分歧。李书福希望沃尔沃在中国的车造得大一点,而沃尔沃高层却认为应该走相反的方向,即小型、节能、环保。

事实上,此前一天,面对来访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李书福就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称沃尔沃的文化是“工程师文化”,对市场的变化考虑得比较少。“沃尔沃的很多理念太超前了,跟市场脱节,所以沃尔沃的研发将来跟市场还要贴近一点。”

连番言论不禁让外界对刚过“蜜月期”的“吉沃之恋”产生遐想。然而紧接着,李书福就公开表示,他和沃尔沃管理层的所谓分歧只是民主讨论的一部分。他甚至表示,“如果协调不了,我会投降。”

但李书福显然不是一个轻易投降的人。在这之后的一次公开论坛上,他再次“建议沃尔沃在产品研发上作调整,尽最大可能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沃尔沃产品”。

李书福告诉瑞典国王,沃尔沃的目标是超越奔驰宝马。但在这一点上,沃尔沃的管理层显然没有他们的董事长那么信心十足。李书福认为,这正是沃尔沃在高档车市场落后的原因。

沃尔沃管理层认定的紧凑型环保车,在欧洲已形成潮流,瑞典国王也开着这样的车。但李书福表示,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不一样。“中国人喜欢车型大,讲究坐车的感觉,奔驰就对中国市场理解得很透,奔驰车大。”

李书福自认对中国市场研究比较深入,“有发言权”。但这跟沃尔沃目前“安全、低调、高品位”的定位显然难相符合。李书福也表示认同这一定位,但他同时认为,在中国能够做到这些的消费者还很少。因此,沃尔沃在中国必须入乡随俗。

目前只举行过两次的沃尔沃董事会,还没有就此达成一致。但沃尔沃管理层不可能听不到董事长的声音。在洛杉矶车展上,沃尔沃CEO斯蒂芬·雅克布(Stefan Jacoby)作出回应称,没有必要为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担心,事情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