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高铁雄心:谁投资、谁受益?(2)

订阅
2009-08-12
李平

钢铁行业人士透露,京沪高速铁路的钢铁供应主要被沙钢、宣钢、济钢、莱钢、河北钢铁、武钢、宝钢等巨头负责,“这也可以理解,高铁需要大量的特种钢材,不是我们这种小企业能够生产的。”河北唐山福丰钢铁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今年3月,铁道部与中国北车集团签订392亿元京沪高铁动车组合同。

铁道部人士还表示,大规模的铁路投资在拉动就业方面也是成效显著。“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明年计划完成的6000亿元基建投资规模,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表示。

崔喜利对记者表示,目前每天都有13.2万人忙碌在京沪高铁工地上,其中十多万人是农民工。这比去年年底的数字增加了2万多人。

在安徽宿州的大店工地上,农民张德青最近被高铁项目部招聘为货运司机,他同村的贾培兵则被招聘为电工。跟焊工刘建龙一样,他们也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但两人谈起这份工作还是忙不迭地表达感激之情:“挣得多了,离家近了,抽空还能回家做点农活。”

刘建龙原来在深圳一工地做焊工,今年1月失业回家,6月初经朋友介绍来到廊坊京沪高铁工地,仍然做焊工。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工资数目,“大概在2000-3000之间”,他对这个收入水平表示满意。

中铁十九局京沪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东升华说,“我们这里最远的工人来自广西、重庆的都有。很多人都是去年刚刚失业,又在我们的工地上找到了新的工作。”

谁投资?谁受益?

京沪高铁启动之初,铁道部原副部长、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庆华曾表示,各大银行作出的贷款承诺已达2600多亿元,同时京沪高铁未来亦不拒绝海外资本和民间资金的参与。

而事实上,京沪高铁公司股东名单中并没有海外资本和民营资本的身影。10家股东包括铁道部(由中国铁路投资总公司作为出资人代表)和沿线七家地方政府,以及平安保险和社保基金。

这其中,铁道部占50%以上的股权,七家地方政府以土地入股,折价230多亿元,平安保险和社保基金以少量资金入股。在公司资本构成上,注册资本金要占到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另外一半通过向银行贷款解决。

这样的股权结构确实是一种新模式,尤其是地方政府土地入股。铁道部人士介绍,这是借鉴吸取了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地方政府土地入股,可以降低征地拆迁的成本和提高征地拆迁的效率。”

而地方政府显然也有充足的动力。事实上,这一轮的铁路大跃进,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推动者的角色。铁道部官员称,“很多项目,其实是应地方政府的强烈要求立项的。”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赵阔江说,“我们其实不在乎那点股权和收益,铁路项目的前期和后期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太明显了,这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尤其可贵。”

尽管京沪高铁尚未建成,但高铁概念已经开始在沿线城市相关产业中酝酿。一个被铁道部官员提到的例子是,2008年4月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刚开工时,周围的商品房才2000元一平方米,无人问津。现在,同样的楼盘已经涨到4000元,而且14家工厂专门迁至大桥附近落户。

铁路工程对沿线的经济增长也助益匪浅。据崔喜利测算,铁路建设期间投资的40%将通过材料费、人工费和人员消费等形式留在当地。而且除了直接相关的产业外,京沪铁路建设给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衍生效应,将按照1∶10的比例呈几何级数放大。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