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农超对接:一条食物链的变迁(2)

订阅
2009-11-14
刘伟勋

除了采自北京的少量有机蔬菜外,家乐福北京门店销售的0.68元/斤的大葱和0.99元/斤的叶菜 (香菜、韭菜除外),绝大部分从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周边省份的直采基地采购,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种植成本较低,即便加上物流配送费用,也比从北京郊区采购划算。

家乐福中国区生鲜总监赛伯告诉本报,通过“农超对接”,家乐福的生鲜农产品采购成本平均可下降10%-20%,由此增加的利润一部分回馈给了农户,另外一部分则让利给了消费者。

由于在控制成本方面 “抠得更细”,业界预计家乐福的最主要对手沃尔玛在“农超对接”中采购成本降低幅度更大。沃尔玛中国首席运营官罗世诚(RobCissell)不愿透露具体数据,不过他表示,中国约有35%的新鲜食品因腐烂变质而失去价值,通过“农超对接”,果蔬的损耗大幅下降,超市、农民和消费者都能从中获益。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处长侯美茹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农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展开合作,使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这一举措使农产品的流通成本下降了20%-30%,农民收入提高了10%-20%。

农业部计划今年推动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

据了解,国内超市直采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通常是在采购价格的基础上,加价10%-12%。由于农产品的损耗相对较大,其实际利润较为微薄,甚至可能会略微亏损。同时,由于超市普遍对直采基地免收 “进场费”和促销费,结款周期也从其他商品的40天以上大幅缩短至7-15天,表面来看,超市在销售直采农产品时是在 “赔本赚吆喝”。

超市之所以免收各种进场费用,一方面是响应政府号召,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农民和农村专业合作社通常较为脆弱,要求他们交纳各种费用,无异于将他们拒之门外。

事实上,这些直采农产品的更大价值,是以“优质低价”吸引更多的客流来到商场,促使他们选购高利润的商品,从而提升商场的销售额和利润率。

在家乐福的大部分门店内,生鲜农产品区域约三分之二的面积留给了价格较低的常规蔬菜,主要目的就是吸引顾客。

除了增加客流外,“农超对接”还让一些零售企业找到了更多的辅助收益。北京超市发推行的“双向物流”就是其中之一。据该公司总裁李燕川介绍,超市发在河北承德、宣化拥有几家门店,这些超市的商品大部分从北京配送,运输车辆从外地门店返京时,可以将当地直采基地种植的蔬菜运到北京销售,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空车的出现。

在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收益之外,“农超对接”还发挥了更多的社会效益。最受好评的一点是建立了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使食品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

这主要得益于零售企业作为供应链的组织者,在供应链的全过程实施了有效监控。它们借助现代化的标准和流程,发挥专业合作社集中管理、统购统销的体制优势,做到了每棵菜都可以追溯到原产地。而在以往农户分散经营、中间商层层倒手的传统模式下,农产品的品质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取与舍

无论是取消“进场费”、通过商品进销差价获利,还是取消中间环节、直接向农民合作社采购,零售商在“农超对接”上的尝试,很大程度上都代表了零售业的新潮流——优化供应链,放弃“食利型”的盈利模式,重新回归到零售业固有的以自主经营为主,以商品周转和销售毛利为主导的盈利模式上来。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