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资争食中国大飞机“蛋糕”(1)
经济观察 记者 刘伟勋 童琳 杰夫·伊梅尔特 (JeffImmelt)和罗琳(LorraineBolsinger)手举香槟酒杯,一左一右站在吴光辉身旁,微笑着同这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兼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饮酒、攀谈。
11月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签订建立航空电子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签约后,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GE航空系统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琳,不约而同地将敬酒对象锁定为以嘉宾身份参会的吴光辉,而不是他们的合资伙伴、签约仪式的另一个主角——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
这似乎只是巧合,但某种程度上显露了GE的真实心思。这家多元化的跨国巨头希望通过与中航工业的合资,为自己赢得中国大飞机的订单增加筹码。中国商飞主导的C919大型客机项目动力装置及主要机载系统/设备供应商的招标工作目前已进入关键阶段,结果将于年底揭晓。中方明确表示,将优先选择与国内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合作。
在GE前后,古德里奇、赛峰、联合技术、霍尼韦尔等航空制造领域的寡头企业,纷纷与在中国处于垄断地位的中航工业合资合作。它们的目标简单而明确,就是要分食中国大飞机的“蛋糕”。有预测称,未来20年,中国将制造2355架C919飞机。
中国航空制造业实力有限,如果不出意外,大飞机发动机、机载系统等关键设备,都将花落外资。脱离了传统航空体制的大飞机项目,本准备利用中航工业与外资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在两支力量的博弈中选择更优惠的合作条件,以期帮助中国的航空工业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
纷至沓来
GE选择了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的当天签订合资协议。比起三个月前美国古德里奇公司与中航工业签约时挑选的北京饭店,这个地点规格更高,也更靠近核心地带。古德里奇是全球最大的航空系统和部件供应商。8月12日,该公司与中航工业旗下的西飞国际签约组建两家合资企业,分别从事民用飞机短舱和起落架的专业化生产。此次,GE与中航工业把合作领域推向了更为核心的航空电子系统。双方计划在2010年年中前,组建一家各持50%股份的航空电子合资公司,致力于为未来的民用航空项目提供航空电子产品及服务。
这是GE第一次在核心领域与中国企业组建平股公司,拥有技术优势的GE放弃了对控股权的坚持。50:50的持股比例意味着中美双方在合资公司中拥有同样的话语权。中方负责合资项目的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说,这一股比的另一层含义是,“(两家公司谁都)不能自己说了算”。
11月15日的签约仪式上,GE掌门人伊梅尔特一直面带微笑,坐在他身旁的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则神情略显严肃。对中方而言,这次合作似乎并不轻松,就在签约开始前几个小时的凌晨4点,两家公司历时10个月的合资谈判才刚刚落定。张新国表示,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要建立互信和沟通语言,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像下象棋一样 “看八步走一步”,让后面的事情更顺利一些。他不愿透露双方在谈判中出现的分歧和最后找到的解决方案。
GE此次与中航工业合资,相当于把其航空电子平台转移到了中国。GE航空系统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琳称,合资公司将面对全球市场,开发面向未来10年的航空电子系统。不过,罗琳并不否认,合资公司的首要目标是竞标C919项目C919是中国商飞研制的首款大型客机,初步设计为全经济舱168个座位。该型飞机计划2014年底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并交付用户。
中航通道
今年7月,中国商飞向国内外潜在供应商发放了C919动力装置及主要机载系统/设备的邀标书,招标工作正式展开。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称,中国商飞目前正在开展邀标书的评审工作,力争年底完成主要机载系统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吴光辉告诉本报,中国商飞鼓励国外供应商与国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转包生产、在华建厂等形式竞标C919项目。他认为,合资企业是一种长久利益的共同体,不仅面对C919项目,还将面向全球市场。为了通过大飞机项目拉动中国的航空制造业,中国商飞曾公开表示,将优先选择与国内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一表态,让很多外资企业认识到,与中国国内企业合作,是它们赢得C919订单的“通行证”。
2008年11月,中航工业在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的基础上组建,集聚了中国几乎全部的航空制造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中航工业是外资航空制造商竞标C919项目无法跨越的合作伙伴。林左鸣在11月15日会见伊梅尔特时,对此直言不讳:围绕C919,在中国商飞的推动下,国际上很多公司都来和我们探讨合作。
今年9月,GE旗下的Nexcelle公司与中航工业飞机公司签订了 《短舱合资企业备忘录》,法国赛峰集团与中航工业飞机公司签署了《起落架、刹车系统、短舱合作框架协议》。这两项合作的主要目的,都是为赢得C919的招标而增加砝码。
11月16日,也就是GE与中航工业签约的第二天,另一家航空电子寡头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决策层来京拜访了林左鸣,并与中航工业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合资企业及其他合作模式,以期为C919飞机提供主要飞机系统的解决方案。霍尼韦尔还在11月17日成立了中国航空学院,第一批学员大部分来自中国商飞和中航工业。霍尼韦尔表示,将免费为中国商飞的员工提供培训。霍尼韦尔显然不希望落在GE的后面,尽管它在航空电子方面比GE更具技术优势。

- · 结盟中国OEM厂商 “声卡之父”卷土重来 | 2009-12-08
- · 中国太保香港IPO拟筹资至多38.2亿美元 | 2009-12-08
- · 经济蓝皮书:中国今年GDP达8.3%以上 | 2009-12-07
- · 华为的选择 | 2009-12-07
- · “三胺事件”一年 中国乳业市场恢复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