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掮客”庞玉良(3)
刘伟勋
07:25
2010-05-04
订阅
 1  |  2  |  3 

强硬与冒险

庞玉良之所以敢于在收购资金上频频冒险,是因为他摸透了当地政府的心思。

庞玉良说,帕希姆当地政府最担心企业破产和员工失业,为了保住帕西姆机场这样的亏损企业不至于倒闭,政府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他自信地认为,林德集团拥有大量的包机业务和盘活帕希姆机场的创意,帕希姆机场如果不交给林德集团,最后只能关闭,这是政府最不愿看到的。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帕希姆当地政府才在收购资金问题上一步步退让。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不愿再花费三年的时间重走一遍“招拍挂”的程序,那样只会让帕希姆机场被拖入更困难的境地。

资金问题解决后,庞玉良遇到了新的挑战。由于当地政府与德国Cargologic机场货站公司签署了20年的独家合作协议,Cargologic依靠垄断地位,在帕希姆机场货站对客户收取很高的货物处理费,使得帕希姆机场的竞争力下降。2007年底,庞玉良对帕希姆机场进行了半年时间的休整,目的之一就是迫使Cargologic主动撤离机场货站。

庞玉良对Cargologic说,你收费这么高,在这里不会有生意,干脆走了算了。后者不愿再拖下去,选择了离开。

对于另外一家垄断企业TOTAL石油公司,庞玉良采取了更为强硬的举措。

TOTAL石油公司凭借与当地政府签订的16年独家经营协议,在机场提供价格昂贵的航油。庞玉良强行将TOTAL石油公司驱逐出帕希姆机场,他料到对方一定会起诉自己,而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因为按照法律的规定,谁起诉谁举证,他相信TOTAL石油公司找不到对它有利的证据。

果然,TOTAL石油公司两次起诉帕希姆机场的违约行为,但均被当地法院判决败诉。庞玉良的应诉理由是,机场的主体已经变更,TOTAL石油公司与政府签订的协议应当与林德集团重签。自己收购帕希姆机场时只是笼统地表示会继续发展机场,并没有通过文字明确表示会承接政府与TOTAL签订的协议。

他认为自己的理由合情合理,虽然被有些人认为过于狡黠和灰色。

“我们学会了在外国打官司。”庞玉良说。

庞玉良称,过去三年中还瓦解了机场公司工会为机场员工增加30%工资的要求。他的理由是,如果加薪,会让机场加剧亏损,最后破产倒闭,员工将连工资也很难拿到。

庞玉良认为,与其合作的政府、企业和员工都是从各自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一旦他们认识到如果不合作,自己的利益会受损,就会理性地考虑进退取舍。

这些强硬举措都是险棋,面临着法律和信誉风险,尤其是在异国他乡。尽管短期内赢得了胜利,很可能为将来埋下了隐患。庞玉良说,这些做法是在当地政府无法解决问题、自己无路可走的情况被迫采取的极端办法。

庞玉良并不是每次都能获胜,他说自己也吃了不少亏,比如别人卖给他土地时临时涨价,他没办法,咬着牙也要买下来。不过,对于高价垄断货站、航油这样的事关机场生死存亡的原则问题,他宁肯强硬甚至蛮横,也不愿让步。

其实,庞玉良行事强硬、敢于冒险的性格,在学生时代就已有所展现。他原名庞金宝,中学毕业后考取了河南当地的一所大学。但他并不满足,大胆地选择退学,返回高中复读。由于当时的政策禁止已经考上大学的学生再次参加高考,为了符合条件,这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自己做主将名字改成了庞玉良。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