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空中生活(1)
1 | 2 |
7月15日,星期二。参加欧盟和某能源主管部门举办的研讨会,介绍反垄断相关情况;一天后,美国纽约,在全美律师培训会上讲解今年新加入的中国反垄断法培训课程,并与美国纽约大学的著名反垄断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星期一深夜回到北京。次日参加某部委专题研讨会,做反垄断主题发言。周三中午,黄勇还在北京参加学校的反垄断科研课题研究,下午已经出现在了杭州。
之后的两天,黄勇同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官员一起,为某反垄断执法部门的100多名中央和各地方有关负责人,进行反垄断相关内容的研讨和培训。
“已经累得不行了”,黄勇说。但他的日程表却永远满满的。一个星期后,《反垄断法》就将正式实施,黄勇是持续参与了中国《反垄断法》和其配套政策的立法工作的法学专家。
这种空中飞人的生活从6月就开始明显增多。这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竞争法中心的主任,在5天时间里几乎绕了地球一周。7月,他仍然无法躲避这种生活。
找他的不仅有国际机构、国内的政府和机构,来自企业的电话也会在任何一个时间打进来。这些企业来自各个行业,各个国家。“现在这些外企关注的问题更具体了,更结合自身的业务”,黄勇说,这些公司会关心法律出台以后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法律条文上进行应对,使他们不会受到《反垄断法》违法的调查和起诉。
这部被称为“经济宪法”的法律将在今年8月1日实施。不过,法律界人士多半认为,全文仅57条的《反垄断法》规定得太过原则和抽象,很多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加以明确。
这距离法律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差不多已经过去了12个月。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不过至今还没有一部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发布,官方甚至没有披露究竟哪些部委可能成为法律规定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这多少让这部法律多了几分神秘色彩。而不断从各种渠道传出的某企业可能成为首个被告的消息,让那些大公司无所适从却又心存疑虑。GE、微软、利乐、英特尔等大型跨国公司因此成了各种官方与非官方反垄断论坛、研讨会的常客。一些跨国公司还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各个可能成为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部委打听情况。
这让黄勇这样的专家分身乏术。而一些律师事务所也门庭若市。在北京设有代表处的,世界排名前50名的国外律师事务所中,绝大多数都设立了反垄断业务。英国富而德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反垄断、竞争和贸易部首席顾问韩亮律师说,从2007年8月中国通过《反垄断法》到现在,不到一年时间,代表处反垄断的业务量增加了一倍多,“反垄断部门的人员编制增加了3倍以上。”
富而德在欧盟反垄断业务排名第一。自2003年中国颁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对外资并购实施反垄断审查以来,中国第一件涉及跨国公司的反垄断经营者集中申报,就是由富而德做的法律代理。
韩亮说,富而德北京代表处反垄断部门的律师差不多现在每天都要加班,并经常要在深夜同国外的客户进行电话会议。
由于反垄断属于高端业务,目前中国的反垄断业务大多被外国律师事务所包揽。但国内的一些大型律师事务所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新兴业务。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达律师估计,2008年反垄断业务将有爆炸式增长。但他说,真正有能力做反垄断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估计只有50家左右。
1 | 2 |
- 中国欧盟商会敦促《反垄断法》实施细则 | 2008-08-01
- 《反垄断法》实施读秒 车业对策“纵向垄断” | 2008-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