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文 在这个春天里,中国的贸易顺差或将在个别月份出现逆转。
2011年情人节这一天,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1月份的外贸数据,出口1507.34 亿美元,增长37.7%;进口1442.73 亿美元,增长51.0%。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月贸易顺差,64.61亿美元,减少53.78%。
受春节因素影响,过去十年的进出口同比,在1、2月份的波动往往很大,而且贸易顺差同比的方向也经常不太一致。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贸易顺差的同比就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暗示着顺差下降并不是短期扰动造成的。
一般而言,持续四五个月的贸易顺差快速收窄,可能暗示着内需的超预期。
1月份的出口数据中,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为49.7%,加工贸易出口占比为43.3%;一般贸易进口占进口比重为58.8%,加工贸易进口占比为26%。一般贸易更能体现内需的变化,从2010年11月份开始,一般贸易余额开始出现逆差,这一现象有点类似于2009年4季度和2010年1季度的情况,即中国经济正在过热的状态下运行。
经济向好的同时,通胀的因素也导致了进口同比涨幅明显。从1月份进口的细项观察,包括铁矿砂、钢材、原油、铝及铝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上涨。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受上述因素和中国进口政策调整的影响,进口的同比将在高位运行,而出口同比将会明显回落。
1月份的出口仍处于较强的趋势,除去节日扰动因素,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可能有一定的贡献。但我们观察到OECD的先导指标和工业增速仍处于下滑通道。所以,未来几个月的出口也许难以维持在30%以上的水平。
其次,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普遍进入通胀压力高企、外部资本流入加速的阶段,通胀压力较大将会促使货币政策紧缩,而外部资本流入加快也会推动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升值,这将不利于中国出口。与此同时,欧美日与中国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以及春节放假生产停工,这都构成未来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出现下滑因素。
综上所述,未来几个月的贸易顺差将持续处在同比负增长的区间。
- 贸易平衡意味着经济更加“均衡” 2011-04-14
- 美国政府暂免关门 欢乐财经 2011-04-11 2011-04-11
- 鲁政委:出口涨价能缓冲升值压力 2011-03-14
- 外资投行高度关注中国贸易逆差 2011-03-11
- 2月外贸数据“假摔”与“用工荒”无关 201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