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千万辆的责任
中国生产的第1000万辆汽车 解放J6重卡 10月20日的长春,一辆缓缓驶下生产线的解放J6重卡成为了今年中国生产的第1000万辆汽车。这是一个出色的数字,意味着今年中国汽车年产量有望突破12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几成定局。 于是,在现场,出席庆典的政府官员、车企老总,大多信心满满,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但在网上,怀疑声、质疑声却成为了大多数。新浪网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85%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汽车“大而不强,年产2000万辆也没有用”。 客观地说,最近十年,中国汽车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应该值得称赞的。与石化、通讯、金融等中国其他支柱型行业相比,汽车业应该是市场化程度最高、垄断意味最轻的行业。 但在网上,一汽、上汽、东风等国有汽车龙头企业为什么总会成为被攻击的靶子呢?!主要原因是国人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成长速度不满,对满大街的“洋品牌”汽车不满。 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长造成的。而车市的发展,是靠消费者用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换来的。这是中国经济整体增长后,人们追求现代生活的必然结果。 从这角度上讲,网友们(特别是消费者)有理由也有资格对中国汽车业指手画脚的。因为,中国汽车年产过千万的辉煌,功劳并不完全属于那些车企老总们(当然车企们也做了很大努力)。其道理就像我们买了更大面积的房子,但不会去感谢房地产商一样。 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讲,1000万辆不是节点和拐点,也不是终点或起点,而是一个责任点。有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作依托,中国汽车是不是应该有更大的底气去与“洋品牌”竞争,是不是更应该加大研发的投入。过去,自主品牌总以生存问题为借口,以短期利润为目标,而牺牲了安全、节能、环保(可气的是,还总冠以国家、民族的大义,堂而皇之地让消费者接受他们的不安全、不环保)。车市的火爆,利润大幅上升的车企们是不是应考虑得长远一点,真正地做些正向开发,提升中国汽车的品质和形象。 有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作依托,中国汽车是不是应加快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力争在发达国家站稳脚跟。若不能得到欧、美、日等国家消费者的认可,中国汽车将永远都是三流水平。 有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作依托,中国汽车是不是应该更有勇气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培养人才,提高中国汽车整体的经营质量(前提是不把减不下来的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而对于政府来说,有了这么好的市场基础,是不是也应该从政策、法规上加快产业升级的力度,更大胆地实施优胜劣汰,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门槛。 总之,1000万辆是个好的开始。中国汽车业应从家电、摩托车等产业中吸取教训,在市场快速成长期里做强、做精,不搞一窝蜂、恶性竞争,否则将难以摆脱“洋打工”的命运。 |
|
| ||
|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 |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6-10-6420 9024 传真:86-10-6420 8996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Copyright 2001-2006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