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发展模式的再思考分论坛现场实录(9)
王亦勉
16:22
2010-04-10
订阅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芮成钢:谢谢张晓强主任介绍这么重要的信息。下一个问题请问朝日新闻主编船桥洋一先生,刚才阿齐兹先生已经讲过了中国增长的非常快,亚洲地区增长总体也是非常快,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的中国经济学家,把中国经济和日本80年代的经济进行比较,特别是广场协定签订以及日元升值这些事件和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进行直接比较。大概我们差了20年。但是日本广场协定签署后,日本经济进入长达20年的衰退,你觉得是不是能够进行这样一个比较,中国在日本经验当中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船桥洋一: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日本我们总是在想美国为什么没有制造第二份广场协定。在80年代日本签署广场协定进行日元升值之后,中国人民币是否会重蹈覆辙,而美国为什么没有采取80年代的时候对日本所采取的措施,我们日本也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日本在经历长达20多年经济衰退,我觉得原因不是广场协定,而是日本人口模式发展的问题。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必须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保护主义的压力,来自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压力是尤其的需要我们去面对的。90年代的时候我们和美国几乎没有贸易冲突,但是70-80年代,日本和美国有很多贸易冲突影响到双边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虽然认为中国可以抵抗住这种压力,但是中国还要付出另外一个代价,这个是中国政府应该权衡和制定决策的,作为任何一个其他国家不应该就货币或者汇率的问题对中国施加过大压力,这是中国主权国家应该自己做出的解决。因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会权衡相关问题做出正确的决定。

日本还有一个公债的问题,当政府债务越来越高,就会产生影响。日本应该当年衰退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共债务的问题。日本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调整的过程,我们当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经济的措施,而过多的经济刺激措施会使政府债务不断积累。我们前面讲了很多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整个世界发展模式都是在不断演变过程中,我们都是在埋头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在解决一个问题过程中可能会积累另外一个问题。

芮成钢:我们现在有很大的雄心壮志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企业和塔塔一样、和三星一样,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在公司生育方面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企业。像联想就想成为下一个三星,通过奥林匹克的赞助。他们在2008年可能没有完全实现原先的预期,但是联想还是成功的整合了IBM的PC部门。我想问的就是在中国的企业收购外国这些品牌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当中,最近一个案例就是中国只有十年历史的吉利汽车收购了沃尔沃。塔塔你们集团另外一个部门收购了捷豹路虎,你们分享一下收购后是否成功,是否有一些经验可以跟中国企业分享?

陈哲:你想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是需要有一系列的条件的,首先需要有很多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有执行能力,一个高效的运营体系。另外还要非常重视创新能力和人才能力的培养。印度的IT行业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从第一天开始最初就非常重视上面这些因素。因为我们印度没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很弱的情况下我们就被迫要去拓展到国际市场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从最初发展我们印度的业务,公司的发展就需要和世界上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我们就逐步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业务流程管理和创新方面的经验。 

关于收购,我们收购首先是需要考虑整合的问题。我们在收购成功的前提就是一个成功的整合,我们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在收购过程当中需要做很多的准备,比如说我们像一些流程需要进行整合,还需要有一个比较开放的态度。

芮成钢:说到塔塔收购路虎,吉利收购沃尔沃需要各国政府批准,咱们发改委会批吗?如果批的话,咱们标准是什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