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垂直电子网站的编辑们在试用了这款“苹果皮”之后,“感觉不错”,纷纷发表了使用体验。“Touch瞬间变iPhone”的体验被网站刊出,并开始被广大电子潮人接受,一度被炒得比苹果iPhone还要火。
“苹果皮”的产品名称是“苹果皮520”,采用软胶材质制作,向内凹陷的四边可以把整部iPod Touch收纳进去,称之为“皮”,其实就是一款简易的手机,苹果皮520内置电池仓,电路板,当然也包括最重要的通讯模块和SIM卡插槽。用邓果的话来说更加明白,即用苹果iPod Touch的系统和屏幕来操作一台名为“苹果皮”的简易手机,这台像皮一样附在苹果iPod Touch上的手机让它具备了iphone的通讯功能。
邓果告诉本网,苹果皮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是破解苹果iPod Touch的系统,让其系统接受苹果皮的通讯模块,二则是让iPod Touch的显示屏变成手机的显示屏和键盘。为了破解以上的技术难点,邓果的创业伙伴从2008年就开始研发,中间经过了相当多次的失败。
风投介入
与国内热炒“苹果皮”差不多同时,“苹果皮”亦顶着“Yosion Apple Peel 520”的英文名,从深圳北郊的简易仓库一路火到了北美。在You Tube这样的视频网站,名为《用苹果皮520将iPod touch变身iPhone》的视频被世界各地的网友热捧,点击量一路飙升。
在北美一些主流的消费电子网站,来自中国的“苹果皮”被一些的正牌“苹果迷”发帖形容其为“梦幻般的”、“神奇的”。
邓果说,几位创业伙伴其实并没有想到“苹果皮”会有这样火爆。他称,自己的创业团队包括了研发和销售两部分,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专业背景也是“杂牌军”,有的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还有的学英文,研发这个产品最开始仅仅是“出自兴趣爱好”。而且起初做“苹果皮”相当艰难,做一台“苹果皮”需要至少找5家工厂来做,包括了电池、主板、通讯、外壳、组装等环节。对于最初的推广,公司也仅仅是做免费的网络推广,到目前还没有花一分推广费用。现在“苹果皮”首批订单是1000套,来自全国各地,目前正在深圳的工厂赶制。
“苹果皮”的热销,也让风投闻风而动,近几天,已有数家风投主动上门来寻求和邓果的创业团队合作。不过风投公司并不盲目追风,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心。邓果说,因为“苹果皮”触及了苹果公司的核心利益,尽管都是自己破解和研发,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可能存在一些争议。因此,有风投担心如果大规模推广“苹果皮”,可能会遭遇官司而造成损失。
- “苹果皮”销量过千 创意是否侵权为投资者顾虑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