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然而,虽然上海已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要素市场,但参与这些资本市场的本地金融国企力量却比较薄弱。“这让上海市有着强烈的改革金融国资国企的冲动,”一位接近市府的人士说,“现在就全国的金融水平来看,上海基本上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但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相比,上海金融业无可争议的领先优势已不复存在。”
这位人士表示,“客观地说,上海的金融国企并没有退步,也是一直在前进和发展。问题是,全国其他区域金融业发展得更快。相对而言,上海的金融国资发展速度就比较缓慢了。”
以上海银行的上市为例。在全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中,上海银行10年前就提出了上市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实现。而诸如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等却已后来居上,相继登陆资本市场。
这种现象在上海金融国资中并不孤立,如在上海的券商中,除了海通证券2007年借壳上市外,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东方证券、上海证券等大部分券商上市仍面临各种障碍。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上海本地的金融企业相对北京、深圳地区的金融机构,显得力量单薄,同时,机制也不够灵活、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上海金融国资虽然种类齐全,但始终没有出现类似招行、平安这样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对于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的上海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透露,国际集团作为上海市的一家重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企业,2006年与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合并,但由于重组进展缓慢,合并之后的上海国际集团虽然掌控着上百亿金融资产,却没有能够产生应有的效益。
“在上海市政府看来,国际集团的现状在整个上海金融国资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位人士说,“改革势在必行,由主管金融的副市长亲自挂帅成立改革小组在情理之中。”
由国际金融航运双中心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指数”,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排在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屠光绍对此显示出足够的清醒,不久前他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一排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外管局数据:一季度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927亿美元 2010-06-09
- 北京16%二手房因房龄超20年 申办贷款将陷危机 2010-06-09
- 新疆精河县发生4.5级地震 周边城市震感强烈 2010-06-09
- 恒大85折后首月销售40.5亿元 2010-06-09
- 前4月工行贸易融资550.12亿元 助小企业融资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