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中国石油巨头而言,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一个机遇。因为这个机制保证了他们理论上在下游可以避免亏损。石油专家称,未来的形势是,炼油能力强的,盈利就好。现在,石油巨头已经提出未来几年内产能倍增的宏伟规划,而且下游大规模开店的计划已经开始启动。
| |
|
中石油集团日前提出,到2015年,其炼油能力将努力倍增至2.4亿吨/年,在成品油市场的份额也将在未来8-10年内占领半壁江山。为此,他们布置了巨大的投资计划。
两个月前,中石油集团宣布要控制投资规模、压缩投资成本。在2008年,中石油、中石化还在考虑缩减投资,包括他们在内的6家央企共调减投资890亿元。对于一直以炼油和终端销售为主的中石化集团来说,中石油集团的下游突进无疑是一场围剿。中石化集团的应战是:继续快速扩张产能以及在中石油的强势领地开店。
|
|
|
□ 中国式海外石油版图扩张 中国石油巨头近期频频传出海外收购的消息,今年6月中石化并购Addax公司;中石油可能拿下YPF石油公司控股权;这两桩是今年全球石油领域最大的收购。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近期的收购属于中国油企的第二波扩张,与此前不同的是,除了更加重量级以外,收购方式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开始从收购企业转变为收购控股公司股权。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这其中伴随更多的是经济利益还是风险,能源海外扩张的战略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 □ 中石油收获了什么? 在中石油内部人士看来,中标伊拉克油田,是中石油海外战略的体现。‘获取和掌控更多海外资源,实现国际业务持续发展’一直是中石油的海外油气战略,此次中标鲁迈拉油田,为将来在伊拉克进行进一步合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石油内部人士称,中石油正向国际能源公司转变,这符合公司的海外发展战略。 “当前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为我们海外油气并购提供了新的机遇。”
|
|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于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
主要内容: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将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新的价格形成办法: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以使成品油价格能够更真实、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公平竞争。
在此机制下,国家对成品油实行最高限价,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因此国家是支持合法的市场竞争的。 |
国内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令两大国有石油商,中石油、中石化迅速挥别炼油板块的巨亏。09年1月1日起,国内实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其中成品油价格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再加炼油厂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及合理利润来厘定。而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今年上半年,国内更加频繁地调整了油价,三次上涨两次下降的调价,保证了两大石油商的炼油板块毛利,其炼油毛利水平双双大幅增长。同时,也为两大石油公司加速下游链条发展,注入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