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带行政总厨Patrick Terrien
所有酱汁都需要过筛
大厨指导学员肢解鹌鹑 摄影:曾榛
大厨印象:为爱而煮
180cm的身材,挺拔、健硕;俊朗的面孔、深邃的蓝眼睛,谦和微笑;雪白的厨师帽、雪白的双排扣厨衣、雪白的围裙,上面绣着精致的蓝带LOGO……尽管已经年过6旬,大厨Patrick Terrien依然是风度翩翩,一亮相就震撼全场。我固执地认为,那些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挺拔健朗的厨师,做出的菜会更加精致和完美。没想到,大厨Patrick Terrien果真是法国蓝带超重量级的人物。助教Tony说,全球所有蓝带学员都知道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蓝带CEO:André J. Cointreau;另一个就是Patrick Terrien,因为他是蓝带行政总厨,所有蓝带大厨的头儿。
“有大厨的技艺,却没有大厨的架子”是学员们对Terrien的一致评价。培训现场的电磁炉总是接触不良,得拿着锅反复找位置才能启动。大厨非但没有发脾气,反而幽默地说,感觉好像音乐家在找音准。实际操作是学员最紧张环节,手忙脚乱者不在少数,大厨始终没有一句责斥,只是反复叮嘱和示范,还不时用玩笑环节紧张气氛:做芦笋浓汤时,见芦笋特别粗壮,他戏称“这简直是芦笋中的路易16”(法国唯一被送上断头台的皇帝),随即一刀切下芦笋头说:“因此得砍掉它的头。”学员们哈哈大笑。
教学对Terrien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娱乐。他八爪鱼似地把三个火头,七八种食材、调料,一大堆锅碗瓢盆摆弄得风生水起。而且边做边收,腰间别一条红格子厨巾,哪里脏了随时擦,灶台上虽然千头万绪,却始终干干净净、井然有序。整个烹饪过程无论遇到任何状况,他总是乐呵呵的,那些枯燥、繁复的烹饪步奏,经他之口就变成一个个生动、幽默的比喻:“煎牛排要像做爱一样,要温柔、有耐心,充满爱意,仔细地观察,不时翻面……”“熬高汤就好比照顾婴儿,需要时不时去看一眼才不会出问题。”Terrien告诉我,人人都可以做饭,但要想成为好厨师,必须像所有艺术家一样拥有敏感、热爱、激情的心,在烹饪中发现和创造美与惊喜,否则做饭是件既辛苦又乏味的事情。
“我享受每一次烹饪,因为我打心眼里热爱。”很多中国大厨回家后都不愿再碰灶台,但Terrien大厨却经常在家下厨。他说他喜欢为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献上美食,另外也能让自己吃得更好。我猜这言下之意,他最信得过的还是自己的手艺吧?Terrien在巴黎拥有一家自己的米其林一星餐厅,但相比当老板,他更喜欢在学校里上课。因为,在餐厅当厨师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压力太大,但给学生们上课则更像搞创作,可以自由发挥、尽情享受烹饪的过程。
若两个头衔任选其一,一个厨师,一个教授,中国人恐怕都会选择后者。然而喜欢当老师的Terrien却不喜欢人家称呼他“Teacher”,总会纠正到:“请叫我chef(大厨)”。助教Tony告诉我,这在西方是普遍的风气。在中国“厨子”的地位永远比不上“老师”,但在西方,尤其法国,大厨却是非常荣耀和备受尊崇的称谓。因此,法国蓝带厨艺学院里没有讲师、教授等职称,而是按厨师、大厨、行政总厨来分级。
专栏作家:曾榛,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热爱影视、音乐、旅行、吃喝玩乐。做过报纸记者、当过杂志编辑、干过电视编导,如今专攻企业媒体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