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它要照顾的便是一群来自曼谷的盲童。这些孩子或先天缺陷,或后天因病失明。他们都在老师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兴致勃勃地用手指和脸庞感受大象。
"它的尾巴很长,皮肤很粗糙,"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很兴奋地告诉身边的志愿者,虽然他摸到的其实是长长的象鼻子。
邀请孩子们来观摩,甚至领着大象走入校园是阿龙提高国民爱护大象意识的举措之一。此外,他还与泰国其他野象保护组织合作,发起募捐,为大象建立草料园;他的团队也致力于整理野象数据,为有志于从事野象研究的人们提供支持。
阿龙的野象认知课程的内容很丰富,一共有14门课程,涉及野象历史、生理、居住环境,还有宗教故事。
在我们访问的当天,阿龙邀请了附近寺庙的一位僧侣给孩子们讲述野象相关的佛教故事。眼看着课程即将结束,他笑着从记者身边跑开,从树后拿起吉他,走入孩子们中间,开始自弹自唱。他身后的志愿者乐队也配合他开始即兴演奏。
孩子们初时有些拘谨,但不多一会儿便也跟着阿龙轻轻哼唱。
天空下起了小雨,可是阿龙的表演没有停下来。
雨势逐渐加大,阿龙领着孩子们跑到附近一个大草棚下,继续给孩子们唱歌,弹吉他。象童们把大象也牵了进来。
当大雨变成了泰国特色的暴雨时,草棚开始漏水。所有人的脸上身上变得湿润。但是这场临时演奏却变得更加投入,孩子们开始大声歌唱,阿龙的吉他几乎被这充满童真的歌声淹没。
等到雨势渐停,我们便起身告别。阿龙略带歉意地告诉我:孩子们难得来一次,他不想因为一场雨破坏孩子们对野象养护园的印象。
"野象的未来还要靠这些孩子们。得让他们从小就知道野象是人类的朋友。"
也是在这时,我才知道,阿龙身为野象保护者的工作并不容易。由于经费短缺,阿龙又不肯大象做商业演出,养护园的九名象童和六名工作人员很难及时领到薪水。就连我们访问当天的午餐,也全是附近村民的捐赠。
"阿龙的教学方式独特,但更独特的是他对野象这股与生俱来的热情。没人可以比他更爱大象,"来自泰国评定协会的罗伯特先生说。
罗伯特先生是盲童访问野象养护园活动的资助者。他为这为期四天的访问活动支付了八万泰铢,约合人民币两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