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时评 >
变革外储管理 加强产业投资(4)
导语:我们所有的中央银行对内不对外,不存在金手铐,必然超发,所以中国现在不能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我们必须要变革。

我可以讲讲现有的外汇管理方法,一个是由央行全部管理,一个是由投资公司进行管理,还有是共同管理,这都有些问题。中国现在逐步走向由央行管理大头(3.4万亿)、由中投管理小头(4800亿)的模式。现在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央银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知产管理公司,风险集中,货币管理被动化,以外汇吞吐为中心工具,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说,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制度安排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提出一种做法叫债转股,所有债转股都称之为事后债转股,损失已经发生了,我怎么样降低这个损失?在历史上,80年代初,美国储蓄和贷款协会发生了危机,成立了TRC模式来经济问题。这种方式又被中国学习了,我们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像信达,解决我们当时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以后又被一系列国家所采用,包括日本、韩国、东欧国家。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同样的方式重演了,第一个是最近发生的,从2011年到2012年,欧洲中央银行和美国中央银行进行了资产互换,解决欧洲银行系统现在遇到的麻烦,它需要美元贷款,但是美联储又不能直接贷款给它,因为在政治上国会通不过,会遇到国内的批评,在技术上,你没有在美国开分行,就很难把这个资金带到国外去,像人民银行,就很难给马来西亚的银行进行贷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由欧洲央行担保,对欧元和美元进行互换,神不知鬼不觉,对业界的影响非常小,规模达到千亿级欧元,几轮加起来的规模都非常大。

第二个互换更有意思,意大利政府遇到很大麻烦,意大利新总理是个经济学家,他想了一招,意大利政府没有钱,银行又处于危机之中,银行垮了经济就拖垮了,但是银行手里有很多意大利政府的债券,政府也没有钱把这个债券收回来,政府想了一招,用实物资产和银行私有的政府债券互换,把政府的建筑卖给银行,银行用你持有的国债来买,买了之后,政府又把楼宇重新租回来,相当于公管学院的财务上不能支撑了,我们把这个楼卖了,然后再租回来。那家银行持有了这个产权,又有了租金收益,用这个租金收益打包形成金融资产,向欧洲银行抵押,获得资金,这就解决了问题,活起来了。这也是一个资产互换,但是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在损失前找到解决方案,即事前债转股,来进行资产互换,核心概念就是从外汇资产中挖出一部分美欧国债或其他债务资产,采取多种方式民营化、多元化,由多重管理主体持有美国债券,然后用这个美国债券直接去投资,直接注入投资主体中,对欧美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不发生振荡,对于美国政府主体不发生影响,但是持有主体发生了转换,而且持有的投资主体可以用这个债券作为抵押,解决他们的投资资金不足的问题。核心就是采取多种方式转化为对国外实体的产业的股权,同时也改变大一统、集中管理、持有国有化的方法。总之是三个转化,一个是资产形态的转化,第二是权益的转换,第三是内容的转换,从虚拟金融资产支持福利部门转换为支持实体经济部门,这就是解决第三个问题,现在世界市场经济体系要持续一定要增长,而增长动力不足。现在西方有些高科技公司也非常有钱,比如苹果公司、戴尔公司,但是由于制度和技术障碍,很难投入其他行业,他们要么把资金放到海外,资金量非常大,有接近万亿,要么就回购自己的股票,很难投入到实体经济。

我们要进行制度设计有很多方式,只要把眼界打宽,不仅仅是中投公司,我们有资产管理公司、有海外产业基金,我们可以有基金的基金、有并购重组公司、租赁投资公司一系列的选项都可以出现,关键是要调动社会的积极性,而不是说中央政府来管理,中央政府任命一个部长级干部来管理等等,一定要把这个思路打开。要由僵硬的、指令性的、浓厚政治色彩的、半官方、官方的资源配置转化为商业配置、市场配置,而且要改善投资主体的结构,这非常重要。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