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时评 >
变革外储管理 加强产业投资(5)
导语:我们所有的中央银行对内不对外,不存在金手铐,必然超发,所以中国现在不能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我们必须要变革。

 介绍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瑞典,瑞典养老金(AP-fonden)下面有多家公司进行管理。像我们现在的中投,基金5000亿,规模很大,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fondens,进行管理,然后在技术上不同的专业分工,这都是在技术上可以探讨的。

债转股在宏观上可以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改善央行货币政策的实现方式,微观上改变财富的管理方式,扩大民营企业的运作空间,鼓励竞争、分散风险,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其实现在政府有两个担心,第一个担心就是这件事大家都没有做过,如果出了风险谁来负责?这是一个政治决心问题。另外有两个制度层面的担心,一个是考虑到如果我们开了这么一个口子,资本项目逐步开放之后,可能会出现外部的投机冲击,其实可以通过制度来解决,比如反向交易可以取消、建立防火墙等。第二个是现在非常严重的腐败问题,这也是全民非常关注的问题。有不同的数据谈到外流资金的问题,有可能会加剧外流资金的外逃,但是在最末端堵是没有用的,应该堵在前端,要与官员财产实名制结合起来,在制度上是可以解决的。

规模一定要大,要有1/3甚至一半的资金在未来5年内分流,否则起不到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在全球要配置达到万亿级规模的资金产业有哪些?现在中国对外投资有很多,充其量也就是百亿级的规模,万亿级的规模到什么地方去配置?非常困难。我进行了一番研究,现在看来就有几个大产业有可能对千亿级资金进行配置,第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比如美国电网、收费公路等,中美之间对这一块也达成了一些共识,温家宝总理和奥巴马政府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是哪些领域并没有进行研究,我们归纳了一下,输电网、配电网的投资规模是2000亿,收费公路2000亿,航空接近1000亿,总计1.3万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有商业效益,未来5年内只有几千亿的商业效益。第二类是美国页岩气,有非常大的规模,页岩气在全球探明的储备非常多,中国探明储量是36万亿立方米,而美国是24万亿立方米,中国还高过美国,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页岩气革命呢?取决于两点,一是市场竞争制度,我们是垄断制度,所有资源国家垄断,而美国的气田是私有产权制度,比如住宅地下有气,理论上就是属于你的,而且创新的公司、具备核心技术的公司,比如水压技术、定向钻探,都是小公司搞出来的,搞出来以后找到一笔资金,土地所有者出地,把气找出来之后卖给能源公司就成了。现在比较成熟的是在德州的马累夫(音)气田,宾夕法尼亚的规模更大,第三块是巴肯(音),这都需要投资,我们进行了计算,一个气井需要500万到700万美金,整个需求是万亿级的,而且对美元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到现在为止,美国页岩气占1/3,未来三五年的增量有60%将是页岩气,今后美国的能源结构将有40%是以页岩气为主,这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全球地缘政治将产生重大变化,对中东地区将不再投入过多的精力,美国也将从能源输入国变为输出国。天然气和石油不一样,全球的石油是统一价,全球汽油价格就是两个标准价格,一个是阿拉伯,一个是北海油田油价,但气价不一样,欧洲是一个价,美国是一个价,东亚是一个价,三个价格不一样,不是全球统一市场,现在东亚价格最高,美国价格最低,三点几美元,俄罗斯卖给欧洲的其次,所以美国现在有一个法律限制,气不能出口,现在正在讨论,有望在近期内将发生变化,这样将对全球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已经是第一大能源输入国,这对中国将非常重要,我们要降低国际社会对北非和能源的依赖,其实现在整个世界是被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现在中美之间对于实体经济投资有些基本的共识,又处于高峰投资期,投资方式可以有参股投资等等,其实现在已经开始了,2005年中海油收购北美的一家油田受到了挫折,但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逆转,中海油、中石油已经进入,而且它可以反过来对中国的油气资源进行开发。

第三是欧洲银行业,欧洲银行业现在需要万亿级投资,资本金缺口达到1000亿欧元,瑞士银行的测量是4000多亿。随着欧洲还没有走出危机,情况不明朗,可能情况还会恶化,到底需要多少资金,各个预测不一样,IMF最新预测认为欧洲银行的资产下降会接近6.2万亿欧元,普华永道认为将超过3万亿欧元,最近的预测是4万亿欧元。欧洲经济是靠它的银行体系运行,和美国不一样,比较接近中国的情况,这是中国进入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期,当然别人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你再进入就没机会了。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