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内测AI搜索,AI电商真的要来了?丨小白商业观

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08-20 15:48

陈白 | 文 2025年国内互联网大厂们争夺大半年的AI搜索赛道,迎来了电商新玩家——淘宝正在灰度测试“AI万能搜”新功能。 

这是淘宝在电商搜索领域的AI新产品。作为基于大模型的AI问答产品,“AI万能搜”支持深度思考,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提问,AI会生成一份融合了文字、商品、视频图片的“答案报告”。 

这也意味着,电商推荐将不仅仅是以往基于算法的“猜你喜欢”, AI可以更进一步,让平台更加精准地“懂你喜欢”。这一字之差背后反映的是AI技术落地应用正在开启加速度。 

过去电商业务的核心逻辑,更多是建立在对流量的高效分发之上,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如何获取、管理和变现流量。 然而进入AI时代之后,最重要的可能不再是流量的绝对规模,而是平台所搭载的AI模型“智商”高低。 

在未来的平台竞争格局中,谁的AI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用户,谁能提供超越用户预期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谁就将掌握通往未来的商业入口。知名风险投资机构a16z在其播客中就认为,未来在AI时代,电商平台优势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转向数据质量、AI能力和生态整合。 

由此,电商的定义本身也在被重塑,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在线零售”渠道,而是逐步演变为一种更加高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在这种新模式下,平台利用AI的强大能力,不仅能洞察用户已有的显性需求,更能通过分析数据和对话,挖掘并创造用户自己都未曾清晰意识到的潜在需求。 

这种洞察力将反向指导商家进行产品的精准定制,即我们常说的C2M(从消费者到制造商)模式,从而实现从需求端到生产端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率最优化。此前,像Shein这样的跨境电商巨头,已经通过其著名的“小单快反”模式,建立了一套能够对市场需求进行快速动态匹配的柔性供应链体系。 

AI能力的加入,意味着这种供需之间的反馈循环会变得更加即时和具象化。比如在服装领域,未来AI可能不仅能预测下一季的流行色,还能更精细地预测某个特定城市、特定社群对某种款式、材质和功能的偏好,并将这些具体的需求参数直接转化为生产指令,极大地缩短了从创意到成品的距离。 

对千千万万的电商平台商家而言,这场由AI驱动的变革,同样意味着他们所熟悉的游戏规则将面临一次彻底的重构。在旧有的、以流量为核心的体系之下,商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和精力去做流量运营, 但是,在AI搜索成为主流的时代,流量的分配逻辑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资本驱动”转向未来的“价值驱动”。更直接点说,AI正在成为每一个消费者的私人“买手”。那些在过往的营销学科中被奉为圭臬的经典套路和技巧,在AI的深度语义理解与多维度分析能力面前,很有可能逐渐失效。

对整个商业生态来说,这并非一件坏事。恰恰相反,对那些真正将核心竞争力放在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优化和深度用户服务上的“好产品”公司,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正在到来。 

AI技术能力的加持,正推动着电商这个看似最为传统的互联网业务,走到了一个类似于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变革的关键历史路口。这也再一次证明了,AI对传统互联网的重构已经不可逆转。从搜索引擎市场的风云变幻到垂直搜索领域的崛起,再到内容平台和电商平台内卷后的战略调整,AI正在重塑整个互联网生态。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过往未被解决的挑战依然存在。数据隐私的边界如何界定?算法偏见是否会加剧市场垄断?技术成本又将如何影响中小商家的生存空间?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AI电商能否真正实现普惠与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年的电商竞争,将是AI能力、数据质量与伦理治理的综合较量。那些率先拥抱技术、直面挑战的平台与商家,或许将在这场变革中抢得先机,引领行业迈向更高效、更人性化的未来。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