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了电影院,才发现弗洛伊德跟这部电影关系不大,这只是一部经典好莱坞大片,结构略显诡异的枪战片而已。要承认这是一部好电影,两个多小时,我被情节紧紧抓住,出了电影院,我的头更痛了,根本无心与先生分享电影感受就睡觉了。周日一觉醒来,先生第一句话就谈起了《盗梦空间》,看来他中毒不浅啊。
其实《盗梦空间》夸大了植入观念的难度,植入观念这种事情,在我们周围就像肥皂剧一样天天上演,根本无需天才的盗梦者。人与其他生物或动物不同是因为:除了被本能驱动外,人还会受到观念的影响。观念就是一把价值的标尺,是人们用来衡量周围事物价值的尺子。
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的毒药是另一个人的蜜糖。所有的事物在产生影响之前,都要被人们用观念的尺子衡量一下。不同的观念的人,价值尺度不同,对同一件事情就会产生不同的判断与反应。
为了争取更多人群的支持,在我们周围永远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种方式把有利于自己的观念植入人群。正如《盗梦空间》中所说的,一个观念一旦被植入,就会自我成长,会演变成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一个挤地铁的小白领,会用几个月薪水买一个LV的包包;用两代人的积蓄换一套婚房;怕失去工作而忍受老板的性骚扰,等等。
家长把奥数、成绩、第一、北大变成孩子的唯一追求,孩子就会沉浸在数字符号的世界中,当他进入一个新的空间,奥数、符号、成绩不再是唯一的价值时,他就无法面对其他五光十色的价值。当他无法在新挑战,如找工作、追女生中一如既往地成功时,就无法面对生活,只能去修行了。
当社会把财富作为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尺,当企业把业绩考核作为唯一的标尺,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决定一个人的薪水、职位时,人们常常被逼迫地过份追求业绩,而忽视人生。最终要么为换来虚幻的荣誉,而不得不做假、行贿、尔虞我诈,活得身不由己;要么被逼过劳,甚至变态、自杀。如果甘于平淡的生活就被社会贴上失败的标签,连讨个老婆都困难。
文艺作品和媒体必定是观念的载体与植入的通道。一个人想不被观念影响是不可能的,人需要观念来支撑生活,但一定要坚守自我,要对不良的观念产生一定的免疫。怎么判断一个观念是否良性?要有生活常识,要看大家都是怎么生活的,当地球已经生存过无数代人时,越多人选择的价值就越接近真理与幸福。
当然,我忘了荣格还说过群体无意识。所以,关于植入观念这回事的游戏规则是:你永远赢不了,你不玩还不行。
- 山寨公司现形记 2010-09-10
- 《盗梦空间》与“庄周梦蝶” 2010-09-09
- 《盗梦空间》:你不知晓你到过的时空 2010-09-07
- 盗梦空间指南 2010-09-06
- 谁说看不懂《盗梦空间》 201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