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管层:房贷政策前方不是红灯(2)
保内需下,政策不会转向
相比于目前已落实的政策和收紧手段,政策所隐含的精神和下一步的导向更被开发商关注。
接近银监会核心层的人士告诉记者,《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下发的出发点主要是基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交投过重的局面,希望严格房贷管理,借以防范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银监会保内需的方向没有变化。
国泰君安的报告指出:从中国目前的收入结构看,基尼系数达到了0.46。属于收入分配非常不均的阶段。据统计,我国城市人口中20%属于高收入者,他们拥有金融资产(不包括房地产)的66.4%,而20%的低收入阶层只拥有1.3%的金融资产,中国3亿人的零售品消费是剩下10亿人消费总额的2.2倍。因此要真正拉动内需,就应该拉动富人消费和投资,让他们的储蓄资金变为消费品和投资品,而家电下乡和医改只能拉动低收入阶层消费,这只是杯水车薪。
一些银行认为,在拉动内需的要求下,信贷政策对房地产的支持态度不会有大的转向。即便是收紧,也只会是渐进性的。不愿意出现过去“一抓就死”的局面。如果要改变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或者提高利率,房贷管得过死,似乎会和通过住房拉动内需的思路相悖,毕竟二次置业在购房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一些地产商认为,去年底因为房贷压得很紧导致房屋成交应声而落的局面,政府也不愿看到。
银行的考量
单从银行个体的角度看,“目前各家银行除了那些基础建设投资之外,没有更多的项目来放贷。即便房贷利率放得很低,加之对未来要加息的预期,房贷还是个很好的项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说。
他提出,政府曾提出通过住宅和汽车来拉动消费,所以这个基调不会轻易改变。但同时,他也强调,如果政策转向,各家商业银行也会考虑监管性风险,而不是只考虑商业利益。
无论开发商还是银行都很清楚各自的利益。北京新开盘的项目大户型比例越占越高。而很多商业银行推出点按揭、气球贷等业务,抢夺房贷业务量。近期上海出现了利率3.78%、甚至低于公积金贷款的首套房贷款的商贷。显然,开发商和银行对高收入人群拉动消费、只有资金充裕的人才有能力在当下买房的道理理解得比谁都透彻。
1 | 2 |

- · 5月上海个人住房贷款创新高 | 07-17
- · 贷款搬家已停 7折房贷未明 |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