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安徽“弯道超越” 引擎皖江制造(1)

订阅
2009-08-18
汪言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言安 7月16日-21日,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为组长,包含了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等23个部委近百名官员和专家组成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联合调研组”,用6天时间,密集走访了皖江10个地市的146个调研点。

“这应该是安徽历史上最高规格的一次调研。调研密集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几乎是马不停蹄。”一位参与这次调研的安徽省发改委官员说。

长江进入安徽境内,绵延416公里,这一段被称为“八百里皖江”。

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之际,今年6月,安徽首个进入“国字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示范区将涵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宣城、滁州、巢湖9个城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安徽总面积的40.3%,2008年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的64.1%。

现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曾多次向媒体表述,“皖江城市带是安徽的工业脊梁,也是安徽经济的脊梁。抓住这一带,安徽省的经济就会有一个活力源、动力源”。

部委集中调研

早在今年年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和安徽省省长王三运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成立了9个专题研究小组,涉及国土、产业、财政税收、基础设施、能源、人力资源、环保等方面。7月中旬的此次部委集中调研实际上就是按照这9个研究专题展开的。

上述安徽省发改委官员还透露,调研组一行一到安徽,就来到了位于合肥市新站试验开发区的京东方第六代TFT-LCD生产线,这是调研组此行的首个调研点,目的是了解合肥重大项目的发展情况。

7月16日下午,调研组与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召开了见面会。在见面会上,调研组组长杜鹰表达了此次大规模调研的目的:“中央、国务院指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安徽省和有关部门为共同编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精准把脉、出谋划策。”

在这次的见面会上,部委调研组也明确通报了调研的重点是“对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承接产业承接与自身长远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分工,开发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研,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七个方面问题”。重点考察的是当地的企业、园区、港口和重点建设项目。

安徽铜陵浩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这次调研组的一个调研点之一,该公司是一家以生产FR-4高性能积层板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商务部技术经理吴海兵对本报记者说,调研组成员对生产环节都问得特别细。

芜湖市发改委一位参与接待调研的部门负责人注意到,调研组一来即对芜湖市在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重点任务、操作原则和实施路径的问题表现出巨大的兴趣。

“实地考察,就是想能对皖江一线各个城市的个性、发展基础、共性等关键内容有所了解。”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解释说。

 1  |  2  |  3  |  4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