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弯道超越” 引擎皖江制造(3)
一位台商的困惑
就在皖江城市忙于建立示范区的同时,已经在铜陵干了7年的台资企业大刚金属公司总经理王文璋的一个决定震撼了铜陵市政府的上上下下。并由此引发了该市政商界的大讨论。
2002年,台商王文璋选择在铜陵投资,花了数百万元正式将企业建在铜陵长江大桥附近的一块荒滩上。利用铜陵有色金属资源的优势,该公司发展迅速,2007年度的经营性税收及海关增值税达到了2000万元,在岗员工达到600人。
2008年开始,王文璋开始酝酿一个新的计划,打算再投资3亿多元,兴建一个以废五金拆解为龙头的循环工业园。但这个工业园却不在铜陵,而是江苏盐城的大丰市。
这一消息让铜陵市有关部门震惊不已:王文璋为什么不利用现成的公司来扩大生产,而是要兴师动众地要去江苏另谋发展?
今年4月8日《铜陵日报》的一篇题为《一位在铜台商的困惑》文章,以帮王文璋算账的形式回答了当地各界的疑问。
以废五金拆解为例,在铜陵1吨废五金拆解收益要比在江苏盐城少赚100多元,2007年,该公司拆解废五金2万吨,就少赚了近300万元。这些钱是怎么少的呢?原因就是该公司的地皮是租赁他人的,用的水、电都是由租赁方转供而非直供。
这样一来,在王文璋公司,每吨水的花费达到了2.52元,而一般地方的工业用水,最高价格在1.84元左右;每度电费在1.20元左右,正常的工业用电却是每度0.75元,而盐城承诺的价格是0.36元。
另外,没有土地也成了制约王文璋把企业做大的理想。王文璋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立锥之地”,他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这块地何时能被收回,规划另作他用;没有土地,企业就没有不动产作抵押,到银行申请贷款也困难重重。2006年的时候,他去找有关方面提买土地的事情,对方答复说“等横港物流园规划出来就好了”。王文璋一直等到现在也没有消息。
王自己也承认,在来铜陵投资之前,也曾到苏中、苏北等地考察过,当时由于这些地方的硬件明显不如铜陵,产业基础也比铜陵差,所以最终选择了铜陵。
尽管当时王文璋没有选择在盐城投资,7年来,盐城开发区一直主动跟他保持联系,不断给他介绍最新的发展变化。去年,王文璋又去考察了一次,看了场地,还搞了一个企业发展规划,“真的动了心”。
“跟人家相比,铜陵这两年落后了,关键是思想太保守,观念陈旧,特别呆板。”王文璋直言不讳“投资环境不如人意”。
王文璋的遭遇引起了铜陵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的关注,围绕王文璋等投资者提出的具体问题,铜陵市开展了一场招商投资的大讨论,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公开提出了 “招商的关键是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
王文璋最终还是没有离开铜陵,大讨论之后的铜陵正在主动求变。今年,王文璋将加大对公司的投入,把他在浙江宁波公司一部分拆解业务拿到铜陵来做,同时,谋划在铜陵发展废五金拆解后续深加工产品,延长拆解业的产业链。
- · 华安“迷失了十年”安徽券商双雄角力赛现况 | 2009-11-21
- · 大雪致安徽64万户断电 逾10万户已断电四天 | 2009-11-20
- · 安徽星马汽车停牌重组 华菱重卡底盘或注入 | 2009-10-30
- · 安徽星马汽车停牌重组 华菱重卡底盘或注入 | 2009-10-27
- · 【60周年专题】中部崛起:新撬杆 | 2009-10-10








聚友网
开心网
人人网
新浪微博网
豆瓣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