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市1958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直接结果是使位于共和国“心脏”地带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城区数量,历史性地减少到建国以来最少的两个。
这是一次酝酿多年后迅速决策的行动,领导层期望通过这次调整,实现推进区域均衡发展、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等多重目标。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次试图以行政区划调整解决跨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消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改革试验,也是一次通过区域合并带动政府机构改革、合理配置资源的尝试,其成败得失,将为下一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带来借鉴。
这是老北京启动的新试验。
合并
7月2日上午9点半,北京市会议中心迎来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500多名中层正职以上领导干部。会场上方的红色横幅上,没有像往常那样标明这次会议的主题,一些参会代表在会场内外小声交流,焦点围绕着同一个关键词:“合并”。
这次会议,标志着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正式启动。来自市政府的消息称,这次四区整合虽然酝酿许久,但合并的审批过程却十分迅速。从上报到最后批复再到启动实施,前后仅约两个星期。
本报获悉,6月28日,国务院下发国函[2010]55号文,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
此后两天,上述四区的区级正副领导,都分别被北京市委组织部找去单独或者集体谈话,谈话内容包括对四区合并工作的态度,下一步需要做的各项工作等。
事实上,据曾经参与到规划设计的人士称,四区合并的雏形计划早已形成。200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的一份题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北京南城发展思路研究》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进行四城区合并的建议。
同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06)》,即“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北京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被划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接近规划设计的人士称,正是以这些最初的计划和研究报告为基础,在数次召开内部专家讨论会议之后,北京市政府开始考虑对南城的重新设计,对促进南部地区发展的思路也逐步明确。
2009年10月底,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率领北京市代表团到上海市进行学习考察,上海市调整浦东行政区划、建设浦东新区的经验对北京市高层触动很大,促使他们下定决定对北京市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进行调整,以便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核心区的各种资源,促进北部南部均衡发展。
- 北京调整行政区划 成立新东西城区筹备委员会 2010-07-05
- 万科“寻价”意味 2010-07-03
- 干部不减街道不动 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启动 2010-07-02
- 北京——世界爆堵 2010-07-02
- 中介算盘敲打租赁市场 201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