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没有奇迹(2)
张斐斐 李文博
2010-11-06 09:26
订阅
 1  |  2 

中期选举来临前,共和党适时在8月份对10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查后发布报告称,刺激计划的资金被 “浪费”了,是“低效”的,并会对当地的商业产生扰乱作用。共和党人并鼓吹还财于民,希望能够恢复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并将适合对象扩展到富裕阶层和小企业主。一时间,削减财赤的呼声大涨。在没有实现去年国情咨文财赤减半的承诺后,奥巴马不得不提议设立一个跨党派的债务问题委员会,并于今年年底进行财政改革,商讨削减开支与控制赤字。

为此,哈佛大学经济学家EdwardGlaeser表示,无论是总统还是议员的政绩都不应该由失业率以及短期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很多失业率因素是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导致的,而采取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能数年之后才开始显现效果。”

但在美国的选举制度之下,这场战争的结果注定是由现在统计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决定的。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的选举政治因素正在给国际经济与金融秩序带来挑战。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李冒余表示,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美国财政政策或将偏紧,而经历了一番激烈争论与妥协之后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将会出炉。在一段时间内,量化宽松政策将独挑大梁。

美联储当地时间11月3日宣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计划,承诺在2011年年中前购买6000亿美元公债,以提振美国经济。此举加剧了外界对于美元大幅贬值、新一波资本洪流涌入新兴市场的忧虑。

高盛美国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预测,首轮量化宽松之后还将有2万亿美元的额度,不排除未来还有第三波甚至第四波量化宽松的可能。

巴西财长吉多·曼特加表示:“大家都希望美国经济复苏,但只是从直升机上空投美元根本无益。必须将其与财政政策结合,刺激消费。”

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室主任王荣军表示,目前企业和消费者没有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与信心。即使消费者拿到了钱也不大会消费,经济增速就不会加快,财政赤字反而将继续增大。

贸易赤字

除了财政赤字之外,贸易赤字也一直是困扰多届美国政府的问题。为了挽救黯淡的经济增长前景,奥巴马在其2010年的国情咨文当中提出要使美国出口在未来五年当中翻番,计划到2015年达3.14万亿美元。并配套推出了国家出口战略,主要措施包括,重点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出口,出口信贷支持,促进服务业出口和减少贸易壁垒等。

但是现实却给了奥巴马一记沉沉的耳光。2010年第二季度,美国当季贸易赤字达到1233亿美元,上升了13%,这是自2009以来连续第四个季度保持上升。专家预测,美国第三季度的出口情况可能比此前预测还要悲观,贸易赤字面临着近一步扩大的可能。

在民主与共和两党均开始批评奥巴马的贸易政策未能刺激就业与经济发展。共和党以及商界人士认为,奥巴马在对韩国、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地区等自由贸易协议之上的行动迟缓使美国商界错失了大量扩张的机会,而民主党与劳工组织则认为,华盛顿的政策未能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发展与劳工就业。

从普遍意义上讲,共和党更多代表商界利益,也更加赞同贸易自由化法则。据统计,80年代以来在共和党执政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速度都会有所上升,民主党执政期间反之。另外,共和党执政期间,也会更多推出贸易自由化的法案。

美国对外关系协会研究员JimLindsay表示,中期选举不大可能在很大程度推动贸易自由化议题向前。 一些共和党议员受到民意影响,不愿意推动自由贸易继续向前。而另一方面,起源于草根阶层的“茶党”运动也在这一问题上立场也较为消极。

不管如何,奥巴马已经开始致力于修复其于商界的关系。11月4日,忍受着中期选举落败的阵痛,奥巴马展开了“环华”的亚洲之行。在韩国,美韩两国政府将就美韩自由贸易协定(KORUS)达成最终共识。这项协定最初由布什政府在三年半前宣布,但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并未依此行动。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