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对话彭兴韵:货币政策再次错失良机?(1)

订阅
2009-07-24
孙健芳 赵宇新

记者 孙健芳 赵宇新 对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形势,我们是否过度悲观?由此导致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否过于宽松?此次,我们是否再次延误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资产泡沫出现和通胀预期的上升?就此我们采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

我们是否过度悲观?

EEO:回过头来,我们此次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否再次出现失误?因为很多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危机、不是全面周期性的危机,而是受外需影响的结构性的危机。

彭兴韵:我觉得对中国形势的判断是有些问题,我们把自己形势看的跟美国一样严重,这就像07年或者08年初,我们当时对美国的次贷危机严重性估计不足,而此次又过于悲观。

应该说中国经济这轮扩张是从01年开始的,01-07年经过了6年多的扩张,再加上在扩张的过程当中价格有所上涨,所以中国经济本身有周期性调整的内在要求。只不过这个危机加剧了中国经济调整的幅度和时间,不然我们的经济增长不可能由2007年的11.7%一下子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6.1%。

虽然如此,中国在这次危机中还是与其他国家不一样,在中国,冲击最大的就是出口和贸易,在总需求这块,我们面临的是出口的形势比较严峻。

而且,我们这次危机和发达国家最根本的不同就是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冲击,这个没有受到冲击得益于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对银行体系的代价非常高昂的改制,改革主要是集中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清理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所以在金融危机时候国内的金融负债表示非常干净的;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剥离、注资、股票使得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这次危机中,发达国家资金不足导致了这些国家在贷款方面资本充足率的制约是非常强的,而中国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从国内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讲,在过去几年的改革当中,国有商业银行也确实加强了内部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手段,最典型的就是体现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是非常高的。

EEO:现在对于中国经济形势,仍旧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已经企稳,但是没有进入复苏,但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已经进入回升通道,您如何看?

彭兴韵:我认为此次危机已经过去了,实体经济的调整相对金融总是要慢一拍,信贷开始恢复下一步紧接着就是实体,金融机构破产或者是资产质量不进一步恶化,企业家的信心的崩溃就不会出现,货币收益率和我们投资者有关时候,真实投资就会迅速上升,这个上升就会导致经济的全面复苏。

我们货币是否过度宽松?

EEO: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否过于宽松?

彭兴韵:我们采取的扩张的力度有点过度。由于对形式估计严重,相应的货币政策导致了后来货币供应量的快速的增长,五月份货币同比增长余额30%多,6月份货币同比增长的是34%多。

这样的增长数据,不是用适度来形容它了,无论从哪个指标来看货币政策都是有点过于宽松,如果假设政府年初或者去年年底确定的2009年全年17%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的目标和5万亿新增贷款是合理,那么上半年就已经到7.37万亿的贷款的增长,已经超过了全年计划的50%;货币供应量M2到了28%点多,已经超过了17%的10个百分点。

EEO:现在很多人拿现在与97-98年和2001-2002年比较,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其实不是过于宽松的。

彭兴韵:即使从历史上比较,此次货币政策是过于宽松的。

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的贷款增长率是迅速下降的,而央行采取的政策当时显然是刺激不上来,最低的贷款增长率是5%,这种情况一直到2001年,那时候我们是经历了一个真正的通货紧缩。

但是我们改革开放后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就是93、94年,当然92、93有个价格机制改革,但贷款的增长确实对物价上涨有这方面的压力。当时国内的贷款增长率在30%,不如现在高,但通胀率超过24%多。

当然,中国这次面临的环境跟93、94年有很大更大的区别,当时我们面临需求因素,整个经济体还是相对的非常封闭的,现在的货币环境则是中国经济开始面向全球化,将来在要面对通胀时候,绝对不是中国的货币政策所能决定的,可能有国外货币作用,有热钱的作用等。

EEO:很多人认为我们目前只是预期通胀,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彭兴韵:现在政府仍在讲通胀问题不是十分严重,继续强调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也认为,现时的通胀预期和现实的通胀不是一回事,但当预期的通胀转变为现实的通胀的时候,尤其是在这么高的贷款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背景下,短时间内将是不可能控制了的。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