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对话彭兴韵:货币政策再次错失良机?(2)
我们货币政策是否又延误了时机?
EEO:目前全球都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其他国家信贷仍然紧缩,为什么中国宽松货币政策之下,银行放贷能这么迅速?
彭兴韵:首先,商业银行有能力放贷。去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年率已经下降到了2.11%,第四季度几次下调法定准备金比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上升到百分之五点多,商业银行自身有信贷扩张的基础,可运用贷款在增长。
其次,国内商业银行有放贷的动力,这主要来自于国内商业银行自身有资产扩张规模的需求,央行对信贷规模控制取消之后,去年第四季度放贷的主力是国有银行,今年其他商业银行看到国有商业银行拼命的放贷,他们也加入到这种行列中来,开始拼命的比赛放贷,于是贷款总额一下子就上去了。
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能率先扩张呢?这与国有银行自身的商业性质、银行董事长的任命权和个人的政治前途相关,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转向配合是最为密切的,紧缩的时候贷款马上就下来,扩张时候贷款能马上上去。
EEO: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讲,央行调控最佳时间已经被错过?很多人认为最佳调控时点是第一季度?
彭兴韵:我觉得第一季度还不好说,因为那时从政府的角度看,经济形势还不明朗。今年的1、2、3月份贷款增长主要是政府4万亿的投资项目拉动,4月份很多贷款需求的原动力就来自于民间的需求,居民对中长期贷款的增长非常迅速,导致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此时货币政策就可以适度微调,我们也看到这种调整。
央行独立性影响货币政策
EEO:从去年11月到今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后全面保增长阶段,央行与中央政策配合很好,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目前两者在政策目标上又发生矛盾。
彭兴韵:我们以前有个比喻,说货币政策中央行只是一个弹琴的,曲谱的是国务院,央行只不过是照着这个乐谱在弹琴。现在,我一直强调,货币政策应该从一个危机管理操转变到反经济周期的一个正常的调控。
EEO:具体来说,你认为货币政策如何调整?
彭兴韵:我觉得至少要给企业投资者传达这样的信息,货币供应和信贷并不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肯定是逐步调整的过程,一开始在公开市场上调整,之后对商业银行的指导,最后才使其它的货币工具的运用,比如利率、准备金政策、汇率政策。我原来的判断是最早是今年第四季度,最迟明年上半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肯定是要调整的。
EEO:目前央行的政策仍然受制于中央基调的制约,这种情况下的货币政策能否把市场的通胀预期给扭转?
彭兴韵:政府的货币政策转变的力度应该大一点,否则很难扭转通胀趋势。
货币政策本质上是要反经济周期运作,但我们都是顺周期的运作,当整个经济上升、通胀率在上升时,我们再调利率;当整个经济增长下滑,通胀下降时,我们下调利率,央行操作的结果都是顺周期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这样的利率下去,贷款增长将超过40%,全年信贷额度可能会超过12万亿。

- · 财政不退出 未来货币政策或微调 | 07-24
- · 超宽松货币政策面临通胀及资产价格泡沫化 |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