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1-22
作者:张勇

综合治理收效107券商熊市赚482亿

张勇

  三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2009年元月的头10天,全国107家券商陆续完成了向监管部门上报月度数据——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482亿元,9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行业公司数量的89%。

虽然相对于2007年106家券商1911亿元的利润下滑约75%,但在A股步入大熊市的2008年这已是一个靓丽的数据。

监管目标实现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告显示,107家证券公司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882亿元、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77亿元、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5亿元。

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107家证券公司报表总资产为1.2万亿元、净资产为3585亿元、净资本为2887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919亿元。

“如果以治理成果的角度看,2008年可以说是一个‘丰收’年。”在上海证监局的一位人士看来,2008年券商的经营情况总体来说趋于稳健,大多数公司已经能够做到经营业绩与证券市场波动的分离,买方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2008年,股市转熊基本成为共识,而这一年又是券商三年综合治理结束后的第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于是,治理的成果在2008年结结实实的接受了一次大考。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幅度达到65%,但依然有近九成的证券公司在2008年的熊市中实现了盈利,“这在以往的熊市里是难以想象的。”国泰君安证券一位高级管理人员认为。

2004年以来的券商综合治理,不仅仅化解了遗留的历史问题,同时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和引导了证券行业的经营思路。

“最明显的改善就是以往那种买方业务的收缩。”上述国泰君安证券的高管介绍说,“在以前,券商常常作为股票等证券市场产品的买入方,直接享受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但也直接面对此间的风险。”

然而,当风险出现时,券商为了挽回损失则会想尽办法填补窟窿,而这样做的后果则导致了之后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融资等恶性循环。

因此,综合治理时期证监会通过第三方存管堵住了券商挪用保证金的通道,还通过出台新国债回购交易制度、新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相关制度等一批基础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限制券商进行买方业务,这一系列的政策导向也让券商的经营思路产生了转变。

2003年底,全国132家证券公司总计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640亿元,挪用经纪客户债券165亿元,违规理财1822亿元,账外经营1050亿元。此外,在全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券商超比例持股的“庄股”多达99只。

而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证券行业整体股票自营规模还不到400亿元,这一变化也让券商在2008年的熊市中“躲过一劫”。

上述上海证监局的人士还指出,“从2008年的数据看,证券行业已经彻底摆脱了以往的风险隐患,进入到正常的经营阶段,这与2007年的大牛市相比,熊市中的数据则更说明问题。”

不过,综合治理之下,依然有特立独行者。

继新时代证券报亏1.93亿元后,东方证券公布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其2008年亏损8.87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31.2亿元。而2007年其净利达43亿元。对于一直在争取上市的东方证券而言,这将使东方证券的上市计划不得不搁浅。

“靠天吃饭”隐忧

2008年的券商年报虽然体现了证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大幅减少,但也蕴涵着不少的行业隐患。

截至记者发稿,48家券商在同业拆借市场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08年财报,初步统计显示,券商的盈利构成主要为经纪、投行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而这三项规模分别为882亿元、77亿元和15亿元,共占收入总额的77.86%。

这组数字说明传统业务依然是券商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经纪业务则更是被过分倚重,佣金收入占据到全部利润的三分之二,券商“靠天吃饭”的局面未能改变。

事实上,2008年之所以能够有近九成的公司实现盈利,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经纪业务收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虽然股市在2008年出现巨大下跌,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统计,2007年沪深两市A、B股成交金额达到41.1亿元,2008年为26.6亿元,萎缩幅度仅35%。

经过近年来的经营调整,许多券商在成本控制下的盈亏平衡点都有很大改善,以国泰君安证券为例,据记者了解,只要每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量合计在500亿元以上,该公司就能够保本,而2008年两市平均每个交易日成交达到1081亿元。

因此,这样的交易水平保证了大多数券商不至于出现亏损。不过,业内人士也不无担忧,“如果2009年证券市场不能够回暖甚至更加糟糕,一但经纪业务出现问题,则整个行业将失去业绩支撑。”

另外,目前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还比较有限。截至2008年末,107家证券公司报表总资产为1.2万亿元、净资产为3585亿元、净资本为2887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919亿元。

“现在所有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管理的资产规模还不如一个大型的基金公司,这显然不太平衡。”上海某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告诉本报,“券商已经拥有了管理更大资金规模的能力,风险控制也做得比较到位,如果要想让券商有更多的盈利渠道,加快资产管理的规模则显得非常必要。”

同时,2008年证券行业的创新业务步伐也明显不足。不过这或许情有可缘,“2008年不确定因素太多,这让监管层对创新业务的审批更加谨慎,另一方面,现有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也很难给券商太多的创新空间。”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说,“但创新业务无疑将是未来券商走出瓶颈的最主要突破口。”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