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9-03-06
作者:赵娟

谢卫:数字不是生命线

赵娟

  经济观察报:你为什么特别关注宏观经济?

谢卫: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宏观经济问题,宏观调整政策、财政收入预算管理、政府运作透明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话题。在基金公司工作中和同行们交流,去年以来宏观经济就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经济观察报:现在都在提 “保八”,你为什么认为数字不是生命线?

谢卫:从现在的国内外形势看,不能奢望外贸行业还能像前些年那样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强力的支撑;内需市场的启动也是个长期的工作,对当前的保八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大规模的政府刺激计划应该是当前保增长的最有效手段,但这得益于近些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收入分配结构向政府的倾斜,实际上各方资金对这种刺激计划还是有诸多顾虑,民间资金如何跟进,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通胀等。

国家财政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之一,财政政策的作用很大,但是目前“保八”的投向上看,能否保住就业还不能确定,保增长的背后要就保就业。在制定具体保增长的目标上,应该有更大的弹性,可以有一个腾挪的空间,比如确定一个区间。

经济观察报:你也比较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谢卫:是的,去年3月份中小企业资金链问题就有苗头出现。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66%的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现在这个数字应该更大一些,但是中小企业背后还承担着国内75%的就业。

现在银行贷款依旧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虽然政府非常明确提到中小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但银行通常把风险控制放在中小企业贷款工作的首位,而不少中小企业又很难提供有效的担保资源,从而导致企业较难获得银行充分授信、取得银行贷款,在资本市场等融资渠道还不发达,银行贷款面临困难的情况之下,不少中小企业主不得不向亲朋好友求助,甚至于寻求“民间贷款”等尚不规范的融资渠道的帮助,不但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也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

经济观察报:有哪些新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谢卫:这一轮的经济危机源于金融的过度创新,尤其是对虚拟经济的过度创新,但我国实际情况是创新不足,尤其是面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更显不足,我们对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的支持力度还不是很大。

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很强,但融资问题缺乏一些整体的提前布局,应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除了银行,还可以发行企业债、吸纳民间信贷或PE形式的各类资金,建立全社会的融资市场风险共担体系,为中小企业找出路,也可以减轻银行压力。

现在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正在慢慢起步,怎么能从试点到探索变成燎原之势还要探索。资金和企业、实体经济和金融之间的生态链应该是并行的,到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融资平台和金融形势的支持,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有资本市场支持。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评价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谢卫:这个问题最近讨论很激烈,我留意了一下相关评论,负面的多于正面的,在和一些基金的同行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开始的反应也是不信任感很强,担心地方政府的道德责任缺失、可能过度举债等等,但是,我提到,如果把地方债作为一个金融产品会如何呢?

债券作为金融产品有其自身规律,一个金融产品的成功,在于其风险可控,成本可控,信息披露规范,其中信息披露是关键。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准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从而做出投资的判断,地方政府也能从中不断反省自身的作为,提升其市场信用。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