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方案原则性获批 进出口银行身份不变(2)
3月,央行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工作小组,围绕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业务范围、风险控制、治理结构等主要问题深入调研,推动两家机构扎实进行内部改革,促进其不断改进政策性金融服务。
到了4月份,人民银行拿出了进出口银行改革方案的一份草案,并发给了财政部、银监会、商务部和发改委,由这些部门提修改意见。一直到9月份,人民银行共经历了四五次修改,方案才得以最终确定并上报国务院。
“经常就是跟填空似的,每个部委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最后由决策层来定。”一位看到过多版修改稿的监管层人士表示。
这位监管层人士透露,各部门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否注资、注资多少、是否能有自营业务、自营业务比例和是否将自营业务和国家账户分账处理上。
国务院原则性批复之后,进出口银行的政策性属性被最终确认,商业化改革的争论划上了句号。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提高进出口银行抗风险能力和降低其筹资成本,进出口银行将获得国家注资。
而更重要的是,进出口银行将不会被严格限制只做政策性业务,改革方案中也正式确认了它今后从事一些自营业务。对此,央行相关人士说,“不让其做别的业务的话,它的很多业务资源会浪费”。
自营业务的尺度
自营业务的比例能占多少,也就是进出口银行可以拿出多少钱来做自营业务,并没有在这次被批复的改革方案中被确定。
“我们当然希望越多越好,还能提高员工福利。只要有明确的制度下来,我们听国家的。就怕没相关法律规定,尺度是最难把握的。”进出口银行一位部门负责人坦言。
2008年是进出口银行实现保本微利的第一年。实际上,自营业务已经成了这家政策性银行的盈利点。
进出口银行在其2008年年报中有这样的表述:“在完成国家交办的政策性任务的前提下,大力拓展进口信贷,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等业务,努力提高业务经营能力和综合收益水平,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将优惠贷款和自营贷款相结合。”
然而,要知道自营贷款并没有在其1994年成立时被列入其经营范围。进出口银行近几年在商业化浪潮中“开拓”的这一块业务,是次为国务院所批复的改革方案所确认。
事实上,进出口银行的一些人员也向本报表示,对于改革方案,最关心的只有两个问题,一是“注资注多少”,二是“自营的盘有多大”。

- · 渣打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 2008-01-29
- · 中国进出口银行6月底不良贷款率2.84% | 200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