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新发基金效应失灵 监管层敲响警钟(1)

订阅
09:33
2010-01-30
赵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赵娟 国内基金业在经历12年飞速扩张的同时,也在体验行业发展中的阵痛。2009年,基金业首次遭遇管理份额缩水,各类基金总份额缩水达1146亿份。

2010年1月22日,证监会基金部和证券业协会召集全国各家基金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及督察长在北京召开了新年度的首次监管大会。在对销售业务新法规进行培训的同时,严格规范和监管基金发行、销售工作是此次会议的重点。

无论是从行业数据还是各公司的实际行为中,监管层已经看到,国内公募基金靠渠道激励促发行、靠发行扩大规模的基金业粗犷式发展已经难以为继,于是在新年伊始便敲响了警钟。

行业警钟

上述会议中,监管部门指出基金业的三个现象,并且都是用数据说话。

2009年底,基金业各类基金净值规模达到2.682万亿元,较去年增长38%。同时,虽然新基金发行达到118只,但新基金发行不抵大比例净赎回,2009年底各类基金总份额比2008年底减少了1146亿份,这在基金业历史上尚属首次。

即使是2008年股市经历系统性下跌,基金份额也未出现过全年缩水,2009年的这一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新基金发行已很难再为基金公司规模的扩张带来附加值。

同时,监管部门指出了另外两个现象:由于业绩表现较好,新华基金总规模从2008年底的10.19亿元大幅增加到71.40亿元,一年时间内增长600%,而2009年新华基金仅一只新基金募集;融通基金因为违规事件两年未发新基金,但在服务和持续营销的支持下总资产规模排名却提升了5位。

一位参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称,此次会议传达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基金业规模的增长需要依靠的是提高投资业绩和服务能力,而不是以高奖励的刺激方式重视发行。

会议上,监管层对严格遵守3月15日即将实施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取消一次性奖励、货币基金短期冲规模现象、基金销售宣传行为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强调。

据悉,基金部副主任杨秋梅指出,虽然新基金审批实行通道制,但产品审批的放开不等于鼓励基金公司盲目追求数量,新产品的发行要符合各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各项储备。此前曾有基金公司没有固定收益团队却发行债券基金,也被举例批评。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