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企业年金市场迅速扩大 投资管理方式求变(1)

订阅
07:23
2010-03-02
王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玉 以前,企业年金选择投资管理人的“关系为王”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2009年底,年金投资管理人所面临的压力明显增大,以前很少发生减少投资管理人额度甚至更换投资管理人的现象。

北京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机构理财部人士称,现在已经到了企业年金市场重整的时期,企业年金的市场化路径已经越来越明晰。

投资管理人的压力

2009年投资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业绩已经尘埃落定,但年金管理人2009年工作的评价也开始了。

这个评价对于投资管理人至关重要,因为评价结果直接关系着2010年度双方的合作问题,客户对投资管理人满意可能意味着投资管理人管理额度的追加,如果不满意投资管理人可能就会面临着一些惩罚措施,最坏的结果就是更换投资管理人。

相比于过去的“关系决定一切”,目前一些大型投资管理人也面临着客户考核的巨大压力。从中国银行的企业年金(下称“中行年金”)业务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今年年初中国银行年金部门就正在进行关于投资管理人调整问题的讨论。

中行年金的公开市场化招标是在2008年上半年,由于其近20万的员工,华夏、易方达、嘉实等重量级基金公司都积极参与其中,中行年金第一批招标工作也于当年中期完成,最终华夏、易方达、嘉实、国泰等9家基金和保险公司成为了该年金项目的管理人,年底开始中行的资金陆续到达投资管理人。

该年金合同的基准收益率为三年期税前的存款利率3.33%,据了解,在2009年年中这几家投资管理人的业绩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

一位接近中行人士称,投资管理人所管理的中行年金业务,2009年业绩超出其基准收益率的并不多,中国银行对有的投资管理人并不满意。

去年12月,中国银行企业年金理事会理事长刘福贵曾经公开表示,年终将对9家投资管理公司进行考核,并根据大家的收益状况进行资金的调整。据了解,可能会削减一些投资管理人管理的年金规模。

不仅仅是中行的年金业务,不少企业都在今年年初对投资管理人的业绩进行了评价,相比股票型基金,年金的收益差异应该要小很多,但在年末各个投资管理人的业绩还是出现了不小的分化。

一些企业对业绩不满意,也开始对管理人进行直接的干预,使投资管理人面临的压力巨大。据了解,有的企业要求投资管理人调整投资方向,有的企业要求投资管理人调整投研团队,甚至有企业给基金公司下了最后的通牒,“如果你不换投资经理,那我就换你”。

 1  |  2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