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口指导”剑指发行泡沫 证监会启动IPO第6次改革(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中彬 陈双庆 黄利明 按下葫芦又起瓢,剑指发行泡沫的第六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即将重启。
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推出仅8个月,尽管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已从之前的130%降至69%,但新股特别是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泡沫高企、巨额超募等一系列难题正在考验监管层。
证监会因此颇感压力,近期不得不悄然开启本在淡化的“窗口指导”。正是由于未曾预见的又一顽疾“新股发行价格泡沫严重”带来了新的烦恼,发行制度急需医治。
1月29日,证监会在上海召开“新股发行体制与改革研讨会”,再次就新股发行制度改革问计投行、机构投资者、专家学者等多方人士。据悉,此前证监会已多次小范围征求新股发行改革的意见。这已经是近20年里新股发行制度将要面对的第六次改革。
证监会问计
1月29日,一场由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牵头组织的“新股发行体制与改革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有别以往,此次会议非常公开,甚至有网络进行全程直播。
尽管此次规模并不大,但足够分量: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上交所理事长耿亮、证券业协会会长黄湘平、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等均出席。参会的有四家重量级的投行、一家保险公司、两家基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还有廖理、华生和董登新3名学者。
董登新表示,1月29日的会议重点讨论了去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调整以来IPO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有传言称,更高层对近期新股发行价格屡创新高极为关注。“更高层认为,市场化本来是非常好的出发点,但是却带来定价屡创新高,为企业的资金使用和监管带来一系列难题,并督促其进行监管。”一证监会接近人士表示。
这也被认为证监会如此快速重新面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原因之一,也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关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内容。在此次会议前一个星期,上交所在上海也召集了多家投行座谈。同时,证监会在元旦之后举行了多次小型座谈会。
据悉,会议中各方对于目前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依然集中在发行价格上。
去年年中,新股发行制度最主要在定价机制上进行了改革,完善了询价与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淡化了窗口指导,形成了更加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
改革初现成效,此次IPO重启之后,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从139%降至69%。尽管防止二级市场炒作新股有所成效,但衍生出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则是新股发行在一级市场就遭爆炒,发行价屡屡创出“天价”。

- · 沪指早盘大跌超60点 中国平安一度跌停 | 2010-02-23
- · 户籍改革不能加深城乡鸿沟 | 2010-02-23
- · 港股投资机会在今年6至9月 | 2010-02-23
- · 三亚春节接待游客41万 人均日消费1600元 | 2010-02-22
- · 户籍改革不能加深城乡鸿沟 | 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