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被误读的华为“终端剥离”(1)

订阅
13:48
2010-03-01
廖杰华、武思霖

记者 廖杰华 实习记者 伍思霖 低调的华为就像一个迷,这个谜被捂得越紧,外界的猜测和误读就越多。

新近的一次误读发生在春节后,起因是华为终端董事长郭平的一次表态。在2月15日-18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10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郭平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华为不排除将来可能再次尝试剥离生产手机和数据卡的终端部门。

“华为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如果能够促进业务长期有效的发展,我们可以随时,不管是曾经,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非常欢迎外界资本的进入,但华为对再次尝试没有时间表”,2月25日上午,随同郭平一起参加过巴塞罗那通信大会的华为终端新闻发言人张晓云对本网记者表示。在她看来,郭平的表态只是对路透社记者提问的回应,在被国内解读为华为终端剥离即将重启,是一种误解。

其实,被误解的还有华为终端部门本身,“在国内,华为终端被等同于华为的手机;在国外,华为终端被等同于华为的数据卡”,张晓云说。为此,这位新闻发言人不得一次又一次的出面澄清。“而其实华为终端涵盖移动宽带、手机、融合终端及视讯等四大产品线,是业界产品线最全的终端供应商。”

另外,外界把华为终端比喻成一个鸡肋,但在华为总裁任正非看来终端是华为的一个战略部门;“华为终端很少出现在人们视野,有人误以为华为的终端不强,其实是品牌宣传不够。实际上,华为终端采取的是一条独特的商业模式:聚焦运营商转售市场。”

剥离真相

资深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把与华为终端剥离有关的说法当作“传说”:“可能是因为华为本来就神秘,和大家接触少,大家因为不了解,所以会去猜。华为手机就更神秘了,它藏在华为后面。”

当这个传说在被媒体风传的时候,华为终端却认为,在这点上本不该占用太多精力去澄清。“不管是曾经,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非常欢迎外界资本的进入,这个态度非常明确”,张晓云说,这次郭平的表态并不意味着如外界猜测那般,剥离马上会再次重启,在这个问题上,华为没有时间表。

张晓云坦承,华为终端2008年确实想引进外资投资方。最多时有20多家竞购方,到2008年“十一”黄金周前确定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及银湖(Silver Lake)最终入围。华为当时已对外表示,两大私募已明确给出最终报价,“给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价格”。

当时,华为对终端业务出售设定的股权上下限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多会超过50%,“具体多少由投资人自行决定”。为此,华为聘请了摩根士丹利进行相关协助。不过,后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该议案最终搁置。

 1  |  2  |  3 
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2001-2009
Baidu
map